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答辩 > 正文

硕士论文答辩提纲(第9页)

113 次下载 10 页 1738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5.致谢

  感谢在毕业设计论文方面给予帮助的人们并且要礼貌地感谢答辩教师。

  3.2 答辩注意事项

  (1)克服紧张、不安、焦躁的情绪,自信自己一定可以顺利通过答辩。

  (2)注意自身修养,有礼有节。无论是听答辩教师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要做到礼貌应对。

  (3)听明白题意,抓住问题的主旨,弄清答辩教师出题的目的和意图,充分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再作答,以免答非所问的现象。

  (4)若对某一个问题确实没有搞清楚,要谦虚向教师请教。尽量争取教师的提示,巧妙应对。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遇到的困难,努力思考做答,不应自暴自弃。

  (5)答辩时语速要快慢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过快会让答辩小组成员难以听清楚,过慢会让答辩教师感觉答辩人对这个问题不熟悉。

  (6)对没有把握的观点和看法,不要在答辩中提及。

  (7)不论是自述,还是回答问题,都要注意掌握分寸。强调重点,略述枝节;研究深入的地方多讲,研究不够深入的地方最好避开不讲或少讲。

  (8)通常提问会依据先浅后深、先易后难的顺序。

  (9)答辩人的答题时间一般会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内,除非答辩教师特别强调要求展开论述,都不必要展开过细。直接回答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去掉旁枝细节,简单干脆,切中要害。

  §4 答辩常见问题

  在答辩时,一般是几位相关专业的老师根据学生的设计实体和论文提出一些问题,同时听取学生个人阐述,以了解学生毕业设计的真实性和对设计的熟悉性;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知识面的宽窄;听取学生对课题发展前景的认识。

  常见问题的分类如下:

  (1)辨别论文真伪,检查是否为答辩人独立撰写的问题;

  (2)测试答辩人掌握知识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3)论文中没有叙述清楚,但对于本课题来讲尤为重要的问题;

  (4)关于论文中出现的错误观点的问题;

  (5)课题有关背景和发展现状的问题;

  (6)课题的前景和发展问题;

  (7)有关论文中独特的创造性观点的问题;

  (8)与课题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问题;

  (9)与课题相关的扩展性问题。

  毕业论文答辩是毕业论文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已完成的论文的最后审核(论文的真伪和优劣)与检验(学生对研究问题所掌握的深度与广度);是对学生研究问题的水平和能力的综合考核,学生将要自主地以自述加答问的方式展示成果、阐述观点,应对质疑。

  一、答辩前的准备

  首先要做好心理准备。要克服怯场心理,消除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要有自信意识。这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一种心理素质。凡是有充分自信意识的学生,在答辩过程中就会精神焕发、心绪镇静、神态自若、思维敏捷、记忆完整。答辨就可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要做到自信,需要对自己的论文从内容、范围、材料有充分的理解和多方面的准备,做到烂熟于心。从整体到局部都有了然于胸的感受,这样就能对提出的种种质疑,应付自如,即使不能对答如流,至少也能迎刃而解,问有所答。真正做到“艺高胆大”,有了真才实学,就不怕别人提出质询。

  其次要做好资料的准备。不要忘记将与论文有关的一些图表类资料整理好。如经济类论文答辩时,可能会涉及许多统计表、统计图、测算表、明细表、演示图等。准备许多相关的图表,悬挂在答辩现场,供作讲解之辅助工具。

  最后要做好发言提纲的准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打无准备之仗,答辩者在答辩前可从以下角度去考虑准备答辩: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对以上问题应仔细想一想,必要时要用笔记整理出来,写成发言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