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毕业鉴定 > 正文

党小组评价意见范文大全(精选26篇)(第23页)

本文共计6253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抓党建、强队伍。一方面,坚持“三贴近”,推行“三联”责任制。我坚持“执政为民,实际是根基,生活是源泉,群众是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念,带领党员和干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行党政班子成员联系村和社区党支部及重点建设项目,基层党支部委员联系党员和种养业大户,党员联系弱势群体与帮扶对象。三联成链,形成了党员网络联万家,及时传递了“第一信号”,使党政决策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基本要求,找到了开拓创新的现实途径和能反映实际的真谛、生活的真理、群众的真情,促进了立足现实与发展长远有机结合,从而在解决思想方法和实际问题中得到了收效获益。另一方面,坚持“抓落实”,实现“保先”强队伍。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第一范文网网。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5人,发展新党员8人,整顿软弱涣散支部4个,调整配强村级班子2个,从镇干部中选送了5名年富力强的同志任“村官”;对村三职干部进行了为期半月的“岗位练兵”培训;全镇党员干部结帮扶对子450对,完成了9村和13村新村建设目标;全镇新建党员活动室3个,现代活动阵地、二级广播室、文化室等覆盖全镇;实行了干部务实公示制和党员承诺制,促进了党员干部理性执政,忠诚为民。

  三、解疑难,聚民心。筹集资金20多万元解决了1村2社、2村1社场镇建设征地和补偿问题;九次往返于绿野公司、蚕业公司,解决了业主与农民土地租赁经营补偿纠纷;实事求是,化解矛盾,妥善解决了张德和、吴孝俊、罗玉华等老上访户的历史遗留问题;盘活资金15万元,解决了拖欠村干部工资问题;体察民情,对108名城镇居民和130户农村贫困人员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开展献爱心活动,为112户弱势家庭实行了钱物救助;筹措资金4.5万元,整改了安全隐患65处,改造了安全设施,完善了监督制度;群防群控,有力地打击了以和东方闪电为主的邪教组织,确保了一方平安。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发展经济拓宽了环境。

  四、兴产业,助民富。调整产业结构,在全镇新栽桑树25万株,把全镇年养蚕能力提高到了2600张,20xx年产茧8.3万公斤,居全县乡镇之首,树立了绿色产业形象;瞄准市场,筹资21万元在全镇栽种麻竹笋15000株,可望今年投产见效;建大棚蔬菜52个,规模种植蔬菜面积1600亩;同时发展了DLY良种猪生产,营造了区域性商品农业的产业特色。

  五、建集镇,搞对接。坚持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以城带乡和基础设施的对接。年渠道清淤输浚42公里,新建提灌站一座,红层找水打卫生井806口。新修村道公路25公里,改造村道和整治乡道10公里,新建石拱桥一座,起路肩整水沟78公里,改善了农村交通环境。总投资600万元,实施了小城镇建设。完成了兴鑫街、白塔街等的绿化、亮化、美化改造,新增门面180多个,迁移市场两个,规范了市场,扩大了商机;新建兴西街和扩建白搭街520米,增容建房户82家,新增场镇人口250人,场镇扩大了0.5平方公里,激活了人气;新建了移动网络基塔,开通了天然气,改造了场镇自来水系统,修建了2700平方米休闲广场,完善了城镇功能,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人际交流与社区和谐。消赤减债115万,确保了稳定和发展。

  春华秋实,天道酬勤。我和同仁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践行“三个代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上级组织的肯定。20xx年XX镇被县委评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市政府授予“反邪教工作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20xx年,被省文化厅评为“文化工作先进单位”;20xx年,县委授予“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县委、县政府“财税工作一等奖”。我本人也相应荣获多种先进个人称号。

  各位领导!忆昔抚今,任重道远。过去已经成为历史,未来还须创造,我将从零开始,而今迈步从头越,沿着神圣的目标前进!

  谢谢大家!

党小组评价意见范文大全 篇19

  自XX年换届以来,xx镇党政、人大领导班子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以邓理论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建设“和谐”的奋斗目标,坚持“团结、务实、高效、廉洁”的工作准则,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牢固树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健康发展本届政府的五年,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五年,也是为民办实事最多的五年,为xx镇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XX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亿元,财政收入330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600元,分别比XX年增长12%、87.15%和24.59%;各条战线也捷报频传。曾获浙江省教育强镇、农民素质培训集体光荣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绍兴市“三无”镇乡。纵观五年来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