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论文优选【15篇】(第14页)
本文共计400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4、风险应对计划。
在风险识别之后,就要编制风险应对计划。风险应对计划的编制也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和专家调查法。常用的风险应对方法包括:消除风险—在转包项目中有的风险是可能通过某些手段消除的.,例如采用不同的技术,工艺方法来消除技术上的风险,通过采用备份供应商的方法可以消除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降低风险—如果暂时找不到消除风险的方法,那么可以设法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或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分担风险—可以通过利益相关者来分担风险和利益,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供应商、分包商、合伙人甚至客户。例如,对于技术开发难度很大的转包项目,可以与客户协商,让客户免费提供项目开发阶段所需要的物料。消解风险—如果要去消解风险,那么可以以管理储备的形式形成缓冲或在进度计划中考虑额外时间。在应对计划中需确定应对措施、责任部门、完成时间以及完成的标志。编制完成的应对计划纳入项目行动计划跟踪表,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跟踪。
5、风险管理和控制。
项目负责人应对风险应对计划的完成情况及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价。如果制定的应对措施并未降低风险值,则应重新制定应对计划。
三、结语
项目风险管理是国际知名航空企业运用最广泛的项目管理工具之一。我国航空企业通过参与转包生产业务,在获得经济效益和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应将这一方法运用于公司内部其它的管理中,从而达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哈罗得科兹纳。项目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
[2]亚伯拉罕施塔布。项目管理流程、方法与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风险管理论文11
摘要:本文以现阶段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并结合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其存在的风险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从二者之间的联系中讨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参与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终实现城市商业银行对内部审计与风险的进一步有效管理。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管理。
一、引言
银行业是世界金融业发展中的主体行业,它的有序发展决定着世界经济的增长与运行安全,因此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现阶段随着城市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及商业银行自身风险性的不断上升,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问题已逐渐成为各界所关注的问题。银行在应对自身风险时,主要施行银行监管部门的监管、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社会监督以及行业自律等有效途径及有效方法实现对银行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另外,现阶段除了银行的外部监管途径之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在银行管理与控制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提升银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促进银行更安全、更稳定的发展。因此,本论文便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如何实现风险管理职能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城市商业银行风险分析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包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我国20xx-2010年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处于逐渐上升趋势,而不良贷款总额及不良贷款率也逐渐上升。20xx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达325.6亿元,而不良贷款率达到0.9%.因此其风险率也在不断上升。
(二)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1.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1)监管体系存在相应的落后性。内部审计部门在银行中归银行总行或分行行长直接管理,银行内部审计人员的调配、工资发放等都由行长直接进行管理。
但是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不直接向银行董事长汇报工作,因此混乱的组织领导关系造成审计部门权威性及独立性的缺失。随着我国银行业制度改革与发展,商业银行逐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企业,各行长在进行企业决策时将银行的利益放在首位,导致银行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不能第一时间汇报给最高级管理阶层。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二者在工作中存在相互影响、利益相关等联系,因此二者之间在商业银行中的地位相等,这就使得审计部门的工作受到一定限制,内部审计工作逐渐趋于形式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