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荐)大学化学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4509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分析讨论

  从以上对比的结果可以看出,相较于宽松自由的课堂环境,在大学本科教学中采用比较严格的课堂纪律要求并不会显著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导致沉闷的课堂气氛。从两个班级授课过程中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看出,在使用相对比较严格的课堂纪律要求之后,如果采用适当的课堂激励机制,可以保持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专注度,仍然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授课效果。课堂纪律在外界约束下的显著改善也说明目前我国大学本科生在自我行为的调控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由教师进行提醒和督促。怎样保持我国本科学生在课程学习、特别是一些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仍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真虹.中美大学课堂教学比较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xx,23(2):106-111.

  [2]李迎春,等.借鉴美国教育模式改革药物分析教学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xx,32(18):34-35.

  [3]黄全愈.美式校园(素质教育在美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大学化学论文3

  论文题目: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 本文对大学有机化学实验的“三层次”递进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针对“三层次”的实验内容:基础规范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探索性实验,分别设计了“问题引领互动式”、“任务导向参与式”、“专题研讨探究式”三种实验教学方法模型,该方法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 实验教学;“三层次”方法;设计

  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因此,探索高校实验教学模式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创新(“三自主”)能力是高校实验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1-2]。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化工及其他近化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近年来,浙江工业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在基础化学实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对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内容重新进行了规划设计,构建了实验内容的三个层次,即:基础规范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探索性实验;在教学方法上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方法,形成了“三层次”递进式的教学特色,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三自主”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充分发挥了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一、有机化学实验“三层次”递进式实验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有机化学实验开设的时间多数高校是在大学一、二年级,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大学低年级)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课题组把有机化学实验内容划分为基础规范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探索性实验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层次”递进式实验教学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第一层次为基础规范性实验,是学生学好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科研素养以及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的关键。第二层次为综合设计性实验,是训练、巩固学生基本操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实验能力的过程;第三层次为研究探索性实验,是拓展思路、提高科研素质、培育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三层次”递进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分层设计

  课题组以培养学生“三自主”能力为目标,围绕有机化学实验“三层次”的内容,探索设计了三种教学方法。基础规范性实验采用“问题引领互动式”教学,意在调动学生的思维,侧重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设计性实验采用“任务导向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能力;研究探索性实验采用“专题研讨探究式”教学,以科研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创新能力。

  1.基础规范性实验———问题引领互动式教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