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管理论文(第16页)
本文共计5290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延续性的思考
1如何利用课内实训和专题实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纵观长江职业学院20xx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在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限选课中,课内实训课时占总课时的8~10%左右。过低的实训课时造成目前学院的教师在安排课程时过多的讲述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更加重要的实践环节的操作技能训练。院领导曾多次强调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但教学计划的限定使实践教学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改革教条化的教学计划迫在眉睫,相信这应该是学生和教师更愿意看到的结果。
2如何能发挥出工商管理实践联合会的优势和作用
工商管理实践联合会隶属于学院,但基本的日常管理仍然归于教师,学院对于实践联合会的管理仅浮于表面,大量的工作需要教师去担任,如何处理好实训指导和教学两项重任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教师需要承担院里规定的任务量,教学任务艰巨;另一方面,在没有资金的支持下开展实践联合会工作,如何能有效的打开工作局面。协调企业与学校、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并充分挖掘企业和学生的潜能,将有助于实践联合会的成长和发展。
3“长江大学生超市”如何能为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提供有效的实习实训
虽然“长江大学生超市”是我院所创设的一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但由于其本身规模以及体制的限制,所以其实习基地的作用并不是非常明显,学院为此曾多次召集各级领导、实训教师及学生开展座谈,一起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优势,充分挖掘其实习实训的价值,但效果都不太明显。
4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怎样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学历人才过剩的当今社会,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就显得有点尴尬,不仅招生难度大,而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工商企业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也很难较好的实现。就目前与长江职业学院经管院有合作关系的企业来说,能提供的岗位大多是营销或者服务类的,企业不可能为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提供管理岗位,所以怎样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将是笔者今后思考的重点。
工商企业管理论文(第16页)10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经济发展中,企业要想获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就需要企业管理水平不断强化不断完善,所以企业对于管理者队伍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而要想快速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工商管理培训,工商管理培训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经营管理者进行管理工作,而且也可以完善整个公司发展体系。
1、工商管理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为了市场需要而开展工商管理培训,但是许多企业在实际培训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小型企业中特别明显,由于企业规模小,没有建立相应健全的管理培训机构,很多管理者只重视眼前的技术学习,而没有深刻理解工商管理培训的实质内容,而且很大一部分学习者认为只是而形式,没有从心里重视培训的意义。企业领导者也有很多人并不重视工商管理培训,而更喜欢让管理者去强化监督力度,也不想让员工参与培训。
对于那些规模稍大一些的企业来说,已经开始认识到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作用,每年也会定时的安排管理人员参加工商管理培训,但对于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还是没有认清,对于进行培训的讲师要求不严格,没有一只高素质、高资质的培训队伍,对于培训师的培训有少而又少,培训内容鲜有创新,更谈不上与时俱进了。这样的后果就是培训质量大大降低,没有达到工商管理培训应起到的作用。
2、如何有效加强管理者的工商管理培训
2·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想有成效的改进工商管理培训质量就要提高培训师的师资质量,这就要求建立严格的'工商管理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对于申请工商管理教师资格的人员,必须要有严格的认证过程,这主要从思想政治方面以及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来进行考察。对于已经拥有教师培训资格的人员,也要适当的进行有计划的学习培训,使得这些教师在进行企业内部工商管理培训的同时,能够不断学习新知识,开阔新视野,并且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全体管理者进行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