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生顶岗实习(第8页)
本文共计1782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实习生管理网络体系的构建
为了让学生的实习任务全面、有序、顺利、良好的完成,为给学生实习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学校必须创建一个科学、有效的网络体系。通过构建学校、用人单位、实习生骨干、家长、社会为一体的实习生管理联动体系,实现对实习生实习情况有效的监控,形成各方面对实习生管理的整体合力。
1、全方位的宣传动员--实习管理的纽带
学校在学生实习前进行实习动员时,除进行一般的实习纪律、职业道德教育外,充分利用校园领地:学习园地、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等,传递市场、企业信息,用人情况,以及企业方面的各种机制,让学生产生较为直观、现实、理性的就业理念。并有机地利用班会课,职业道德课,以及相关专业课对学生加强学习"校外实习管理制度"、"安全制度"、"企业规章制度"、"国家相关法规"、"劳动制度"等,了解企业文化精神,明确到企业实习的目的、任务、自己的身份,明确实习是学校学习的一部分,还应对不同专业实习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根据各专业的重点操作项目进行强化训练,比如烹饪专业的学生,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和实习生返校谈自己实习、就业体会与经验,把在企业碰到的问题、经受的磨练原原本本的告诉学生,让他们早有思想准备,实现角色转换。常年聘请企业管理者、技术员、师傅来校传授企业的情况、信息、用人机制、所需人才,使学生对企业、社会有个初步的认识,当学生进入实习单位时,各实习单位也应加强岗前培训,延长培训时间,除进行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实习生管理规定的学习外,选派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较好的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对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使学生在进入实习前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在进入实习前对新的环境有初步的适应,以消除学生进入实习时的紧张、焦虑情绪,较快进入实习角色,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违纪现象,实现学校和厂家的"无缝链接"。
2、健全的管理机构--实习管理的保证
为使实习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要建立有序的、高效的组织管理机构,同时加强实习档案管理。在全体教师中实行层层设定责任人,使实习指导师工作形成网状结构,在学校原有的机构设置的基础上分化管理责任,明确领导职责,使整个实习指导师的工作遵循"分层次,有主管,有督察,有考核"。
①实习领导小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主任、班主任为组员的实习管理领导小组。为了使教育的可延续性,指导师人员确定由原先在校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承担,其优势是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家庭背景比较了解,在处理一些事宜时有针对性和可控性,所以在指导师人员的确定上规定:总实习指导师(由各部主任担任)→指导师(由正、副班主任,任课老师担任)。其职责是:制定实习总计划;领导实习生安全工作;调配实习教师,检查调控实习进程;组织实习经验交流等。实习领导小组也是实习生安全领导小组。
②实习指导小组由实习单位领导,实习酒店领班、工人师傅、技师、实习指导教师等组成。其职责是:定出实习指标,向学生实习小组下达实习任务,组织实习过程等。
③学生实习小组按地区、按企业、按专业成立实习生小组,并任命或推选责任心强,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作为组长,并在进入实习岗位前先集中培训,提出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小组长的职责是:要求相关人员在实习中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实习纪律,带头努力学习,以此带动全体实习队员。协助学校、实习单位做好有关实习工作;协助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经常深入到全体队员中,了解和关心同学的实习情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实习情况记录;向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效果、学生的思想表现和心理行为等情况。
④实习档案管理小组由各实习班主任及实习档案管理教师组成,实习班主任负责收集整理,归档本班实习生的一系列实习资料等。实习档案管理教师职责是:负责实习资料汇总归档,收集各实习单位的用工信息,及时在校园网上发布实习单位及其他单位的就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