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浅谈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第2页)

本文共计888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3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初中生都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对新鲜的事物比较好奇.通过对物理实验的观察,分析比对和归纳总结,然后进行理解,直至最后得出结论.这一过程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使之学会独立思考,逐渐掌握科学的思维能力.在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安装和制作,养成独立实践操作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师在实验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将一个空饮料瓶截去底部,让它倒立,把兵兵球放在饮料瓶瓶颈处,让学生向瓶里注水,水就从瓶里流了出来,兵兵球不会上浮(如图2).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如何才能让兵乓球上浮”.让学生自己思考这个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了解其中的原理,推断出结果.然后可以让学生上台来将他的想法和思路演示给大家看,并说明其中运用的原理.最后教师再向学生演示正确的实验方法:堵住瓶口,然后向瓶内注水,慢慢的就能观察到兵兵球上浮起来(如图3).这个实验不仅证明了浮力产生的原因,也让同学们的印象更加深刻.通过这个实验,加深了学生对浮力的理解,也通过教师中间环节的引导,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或是进一步提问,“可以把这一物理现象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

  2.4物理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

  笔者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多年,经历了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式教学为主和现在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两种教学模式,深深体会到两种教学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有着巨大差距.如何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如在学习《科学探究串并联电路》这一节时,笔者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給他们的实验器材设计出“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的电路图”并连接实物让灯泡发光,他们通过相互交流、积极讨论,设计方案,共同完成实验探究.在各实验小组巡查的过程中,发现他们设计的电路图并不相同,但都能满足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实验成功的同学异常的兴奋,这时再要求他们对实验进行改进使两个灯泡能独立发光,互不影响,学生再一次参与到实验中,认真的合作研究,程度好的同学基本上都按老师的要求很好的完成了实验,最后笔者再把他们设计的不同电路图通过投影仪展示出来,并引出“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及其特点,在这样的实验中既使学生在快乐的情景中理解了串并联电路的概念,掌握了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发挥实验教学作用,提高教师科学素养

  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起的是引导作用.物理实验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探索利用实践活动拓展到物理实验教学这一过程时,很多教师由于前期理论知识学习力度不够,从而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放弃.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缺乏教师专业性的指导,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率.这些实际问题都导致实验教学不能有效的开展.所以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非常迫切.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问题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另一方面学校也应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与课程相结合的培训.

  总而言之,物理实验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桥梁.通过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理解物理概念,把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又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更加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参与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

  浅谈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第2页) 篇2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训练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发展。而且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也符合新课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以及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进行实验,可以让初中生认识物理实验;进行实验,可以激发初中生的兴趣;进行实验,可以发掘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实验,可以帮助初中生理解、接收和记忆物理知识。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必要的。对初中生进行物理实验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而且还要具备进行实验教学的能力,更要知道该如何进行课堂实验演示教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