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论文(精选9篇)(第5页)

本文共计3032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提高校领导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水平

  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校都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面对资金的缺口,高校仅靠财政拨款往往难以满足需要,开始依赖于银行信贷。作为高校资金重要来源之一的银行贷款,其性质大大不同于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银行贷款所取得的债务资本具有使用上的时间性和有偿性,需要到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还本付息必然成为高校的一项债务负担。从这个角度分析,银行贷款虽然短期内缓解了经费紧张的局面,拓宽了资金筹资渠道,但高校也因此背上较大的财务负担,财务风险凸显。随着的理财环境的不断变化,经济风险有所增加,高校管理者面临的财务风险加大,如何加强风险管理客观上已成为高校管理者必须正视的问题。高校应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分析各种风险因素,确保高校具有较好的风险管理过程并能有效发挥作用。内审人员应明确自己相关的作用与职责,确定风险领域,评价风险管控程序的有效性,检查风险管理过程的效果,帮助校领导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内部审计部门可通过对学校整体负债承受程度、贷款的偿还能力进行分析性审计,提出合理化审计建议,以帮助学校规避风险,保障学校经济正常运行。

  促进和加强资产管理,保证财产的安全完整

  目前,许多高校普遍存在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购入资产闲置、设备不能共享、使用效率低下等现象。有的高校固定资产财务管理存在账实不符、有账无物和有物无账等情况,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履行资产的处置审批程序,不作报废核销手续,教学实验材料等低耗品采购分散,库存管理缺乏科学性。高校应通过内部审计加强对资产管理方面经济活动的检查与分析,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及时查缺堵漏,制止不合理事项的发生,防范资产的流失。内审部门可通过开展专项审计,从审计基本的复核、查漏、检查等基础工作做起,促进改善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通过专项审计,发现学校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向相关部门及时提出对策和措施,通过检查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促进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保护高校财产的安全完整。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论文 篇3

  价值型审计机构、复合型审计人才是企业组织对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战略发展的要求。内部审计必须突破以往的纠错查弊,突破传统的财务监管,将内部审计的资源和技能与企业经营战略融通结合,增加组织价值。

  一、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瓶颈分析

  当前,内部审计往往不能与时俱进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理念未跟进时代要求

  大部分企业不能及时跟进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即赋予内部审计“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落实到哪里,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新职责,不能全面把握审计“跟进”的内涵与实质,较多仍停留在原有工作层次和标准上,甚至应付领导的工作安排,很少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等热点及中心工作,主动出击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出血点,造成内部审计地位难以提高,审计增加价值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二)审计队伍未得到有效优化

  企业内部审计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的现状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尤其是知识、年龄结构出现断层,理念滞后,更新缓慢,表现出“审计新手”缺乏锻炼平台,“老审计”技能又不能适应新的监管形势要求,审计队伍缺乏活力,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内审工作水平和效果的提升。

  (三)审计环境未得到有效改善

  由于内部审计宣传不到位,个别企业的高管层或业务部门负责人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或理解偏差,认为审计就是消防队,哪里起火去哪里,甚至认为审计部门就是履行一下监管程序,很少让内部审计涉足公司经营管理、内部治理、风险管控等领域。这与我国引入现代内部审计的时间相对较短、对现代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密切相关,导致内部审计长时期停留在传统内部审计的阴影之下,更有甚者把内部审计简单地看成是查账。笔者认为,若审计工作环境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改善,就会长期制约审计工作的发展,影响审计职能的发挥,审计的成果就不能得到认同,审计的效果也就不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