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生产实习报告集合(第35页)

本文共计1131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7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今天朱老师、钱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理论课。上午朱老师为了巩固我们电视机原理的知识,具体介绍了电视机的工作原理、KA2915引脚功能以及一些主要元器件的识别。

  KA2915引脚功能如下:

  引脚功能引脚功能

  1IF信号输入15视频检波LC回路

  2RFAGC延迟量调节16电源VCC2

  3RFAGC的输出17行振荡脉冲信号输出

  4AGC滤波18行振荡外接定时元件RC(行频调节)

  5视频输出19行AFC低通滤波器

  6同步分离电路输入20电源VCC1

  7第二伴音中频6.5M信号输入21GND

  8限幅放大偏置电路输入(外接)22行回扫脉冲输入

  9鉴频LC回路23NC

  10鉴频LC回路24场振荡外接定时元件RC(场频调节)

  11音频信号输出25场电流负反馈输入

  12NC26场激励信号输出

  13NC27X射线保护

  14视频检波LC回路28IF信号输入

  下午钱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基础知识(工艺卡片、电阻、电容的一些表示方法),我们了解到市场上的每一件电子产品都必须先通过产品设计师的设计后再通过工艺师的制造最后通过品质管理师的检验才可以生产出来的。

生产实习报告集合(第35页) 篇19

  一、生产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的任务是熟悉电厂及相关企业,主要是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系统及其布置,并对电厂的主要设备的工作情况有一个感性直观的了解。其目的旨在让学生在短暂的认识实习期间,切实对火力发电厂主要生产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等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感知,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也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及工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的认识与了解专业知识,并拓展实际的知识面,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进行了生产实习。通过对该厂的初步认识,加深了对电厂及其相关行业的了解,并对其厂内设备有了初步认识。本文介绍了参观发电厂的过程和感受,说明发电厂工作流程,并对本次实习作出总结 。

  二、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简介

  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月1日。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原名为桂林虹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出资建设和经营的火力发电一期工程2×135MW机组是根据广西电网水、火电发电容量比例不合理、广西电网一批小型火电机组已退役或将退役造成火电容量缺额、广西电网电源布局不合理及桂北地区发展对电能的需求而建设的。是桂林市“1234”工程发展目标培育的重点企业之一。公司现有职工501人,其中生产人员400人。

  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现有装机容量884MW,一期2×142MW发电机组分别于20xx年8月、11月投产;二期2×300MW机组扩建工程#3机、#4机分别于20xx年1月23日、7月19日投产。公司四台机组全部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作为桂北地区唯一火力发电的电源点,为桂林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电力保障,特别是20xx年冰冻灾害期间为保证桂林市的电力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和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小火电机组关停的统一部署,永福公司一期2×142MW机组即将实施关停,现正加快推进“上大压小” 2×350MW供热机组工程,此工程是由中国国电集团控股投资建设的热电冷联产项目,实施集中供热,集中制冷,热冷就地消纳,建设规模为2台35万千瓦热电冷联产机组,计划投资26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向苏桥工业园、福龙工业园、秧塘工业园、临桂新区集中供热、供冷;该项目计划于20xx年9月底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10月份完成评审;20xx年3月份前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20xx年10月份前完成项目核准工作;力争20xx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xx年建成投产运营,力争成为广西首座热电联产电厂。

  三、生产实习过程 。

  20xx年8月27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同学来到桂林市永福县苏桥镇国电永福发电有限公司进行了生产实习。

  首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之下,来到厂内学习教室,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有关电厂里面安全规定的有关知识,要求我们全体同学遵守厂内的安全纪律,我们要服从带队老师的安排,在进入生产现场禁止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禁止女工作人员穿裙子。辫子、长发应盘在工作帽内。做接触高温物体的工作时,应戴手套和穿专用的防护工作服。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除外),应正确佩带安全帽。同时,在讲解完了安全规则之后,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永福电厂的电气主接线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