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调查报告范文(第5页)
本文共计7458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4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有机农业不是原始农业。中国是一个人均农业资源特别是人均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中国人均耕地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3%,××人均耕地不到8分田。因此,在抓有机农业,我们不可能象澳大利亚那些地广人稀的国家一样搞粗放经营,必须精耕细作、集约投入,把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成为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基地。一是要加大对有机农业科技方面的财力投入,在各类支农项目资金中、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加大对有机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二是要培育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使之成为有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种苗繁育基地、技术培训和研发基地。要建立为有机农业服务的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病虫害防疫防控体系、技术推广示范体系。要加强对基地农民的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我们不仅要请教授、专家来指导,还要请有机农业的种养能手来手把手教农民。要尽快总结出各类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操作规程和综合技术应用模式图交给农民,只有这样才能使有机农业的理念、知识、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四、要用工业化的理念来指导有机农业的发展,加大有机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各界从事有机农业开发,走开放型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有机农业一开始就是按照工业化的思路来谋划的,通过抓有机农业生产,实现工业、农业联动发展。现在的关键是要把工业化的理念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一是要以大开放促大发展。要把有机农业及有机食品加工业作为全县招商引资的一个重点向外推介,实现产业招商,特别是要把一些有实力、有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招进来。有机农业要获得快速发展,必须“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只有在农业之外、县域之外获得更多的投入,有机农业才能获得超常规的发展。二是要按照建设工业园区的思路,搞好规划,在建设若干个有机农业基地园区,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政府全程服务的介入,把有机农业基地园区迅速建设成为龙头企业服务的高产优质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增收的样板园区。三是要大力推进品牌战略,做大做强有机品牌。首先要着手考虑制定统一的有机农产品地方标准以及有机农业操作规程,组建××县有机农业产业行业协会,申请有机农产品原产地标识,在此基础上,注册统一的有机农产品地方品牌,最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品牌优势。其次要通过建设有机农产品专业市场,举办有机农业国际高层论坛,参加国际、国内有机农产品会展等多种形式,最终使有机农产品名牌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乃至世界知名品牌。
思考之三:有机农业的发展,如何
突破旧观念、旧体制的束缚?
发展有机农业,是一项开放性、知识性、原创性很强的工作,如何在相对封闭的县域内植入有机农业的理念,让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接受最具现代理念和现代科技的有机农业,在工业化水平不高、区域优势并不十分明显的实现外向型食品工业的快速崛起?这就需要突破旧的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束缚,需要我们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
一、突破经验束缚,创新工作方式。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领域特别是在农业经济领域,往往搞“三边”工程,边设计、边施工、边使用,靠经验管理,凭经验办事。要推动有机农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一开始就要高起点、高标准进行总体规划。首先要搞好资源调查,把土壤资源、水面资源、山林资源以及动植物种质资源等纳入调查内容,系统研究,为科学规划做好基础性工作。二是要结合规划,把有机农产品基地布局、食品工业发展目标、扶持有机农业产业政策的制订、有机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培训以及采取的相应配套措施等内容统筹考虑,以规划为龙头,围绕几个重点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和几个重点龙头企业,实行资源整合,重点投入。尽快在形成几个具有现代农业特色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达到农田生态化、设施现代化、种田科学化、操作规程化、产品有机化,不仅要使这几个基地成为××县的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而且要积极争取使之成为全市、全省乃至国家的有机农业的样板工程、上级政府的示范挂点基地,以争取上级政府和部门对有机农业更多的支持。同时,要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老建扶贫、退耕还林、农田水利建设、节水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项目和资金积极帮助食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基地,尽快形成有机产业的领军企业,加快有机产业集群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