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论文优秀(15篇)(第17页)
本文共计387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3 LQ公司运营管理现状。一是实际发展情况与既定发展战略不符。公司虽设定了全方位发展的战略,但与主营业务路桥施工相比,其他方面如路桥养护、建筑施工、市政工程、设备制造等发展相对较慢。二是财务管理面临双重压力。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占资产比例维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建设—移交类的项目资金占用量大,回款难度较高。三是经营管理在竞争激烈的行业整体环境下仍有待进一步提高。LQ公司在信息收集渠道与跟踪力度,招投标流程、新兴市场及海外市场开发、投资类项目的投资可行性分析、同行业企业横向联系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4、LQ 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建国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一直离不开国家计划经济的指导和推动,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财务管理体制,使得国有企业长期以来财务和会计工作高度统一,没有分设财务和会计机构,机构运行具有高风险性和低效性。受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LQ公司仍没有形成一整套动态的财务管理体制,致使财务控制机制不健全,财务分权不合理,缺乏对财务状况的有效控制,形成了财务和会计相混的局面。LQ公司市场化转型的总体进程与宏观环境比较相对滞后,制约了LQ公司财务管理改革的前进步伐。
4。2 成本效益重视不足。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受到经济发展影响,国家一直对基础建设大力支持,而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服从国家计划建设,基本不存在竞争的压力,所以LQ企业的日子一直比较舒服。LQ公司财务与会计机构大都是合并设置的,财会人员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公司内部存在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习惯地一切听从领导,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淡化了财务管理自身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和参谋决策作用。作为转型仍未完成的国有企业,对成本效益追求缺乏足够动力。
4。3 财务风险意识薄弱。LQ公司难于妥善应对信息时代风险理财的发展要求。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范围狭窄,限于财务风险,而对于风险投资的管理极少论及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提高,以及。在知识经济时代,LQ公司面临的财务管理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披露风险。由于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网络化,企业经营活动与外界互动影响的联动效应将日益显著,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甚至通过相关媒体报道的蝴蝶效应放大,将对企业理财行为乃至整个经营活动产生某些意想不到的随机性外部冲击。二是产品升级风险。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LQ公司拳头产品的有效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进一步加大了企业产品的设计与研发风险。
4。4 资金营运管理问题。LQ公司资产规模较大,长期存在资金管理导致的财务问题。主要表现是资金使用计划性不强,对工程项目资金的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随意性大,经常出现资金紧张的局面,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在中标后拿不到开工动员预付款和材料预付款,企业为了不耽误工期,被迫垫支资金进行项目部建设、购买原材料、安装变压器等工作,垫资施工给施工企业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量占用了公司总部的流动资金,更为严重的是,造成公司大量举债,财务费用激增。这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损害施工企业在新一轮投标中的竞标能力以及企业形象。
5、LQ公司财务管理问题对策研究
5。1 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一是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达到降低成本、优化配置、精确报价的核心需求。由于在交易市场存在激烈的竞争,会面临因为报价过高而限产压库的危险,因此企业非常需要一个包含生产管理、成本费用控制、融资管理、价格测算和竞争报价等在内的一体化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以保证在竞争过程中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大型国有集团公司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可以加强对各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和控制。由旧体制改制为集团公司后,集团旗下都有着几个甚至数十个分、子公司,它们处于分散状态,各自都受不同背景、不同领导和不同制度的影响,在企业利益,管理风格和核算方法上都表现不同,因此表现出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经营风格。如果不及时地将这些不同的文化和风格进行统一和规范,管理上就可能出现一盘散沙和力不从心的局面,就有可能违背了改革的初衷。因此,就要求对这些企业的财务信息实现同步管理,加强财务的监管,提高集团的资金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