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管理学论文(第17页)
本文共计5363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参考文献:
1、张琴.民办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xx(1).
2、隋毅萍,陶俊杰.高校则务管理浅谈[J].高校讲坛,20xx(1).
3、朱兰萍.高校独立学院则务管理现状与对策[J].高等教育财会,20xx(6).
4、孙琪临,李云霞.高校独立学院会计制度浅议[J].事业财会,20xx(7).
5、赵吉.我国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xx.
管理学论文8
摘要:相比其他学科,管理学属于基础学科,但管理学大都是理论知识,且还特别抽象、复杂,让刚步入大学的学生接触这种学科,其学起来难免会有一定的难度,加之有的教师讲课方式不当,会影响学生学习管理学的兴趣,最终导致管理学教学效果变差。由此,笔者根据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和一些企业在实际中的管理方式,认为管理学应运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的兴趣为载体进行讲解,改变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营造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对管理学产生好奇心,进而主动进行探究学习,极大地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最终提高管理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管理学;教学效果
大部分高等学院在很多专业中设立了管理学这一课程,并且把它作为基础课,所以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学习管理学及相关科目的兴趣,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学生对这门课的了解。基于管理学的教学现状,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以确保管理学的教学质量。结合管理学自身的特征,很多学者都提倡运用参与式的方法进行管理学的教学。参与式教学主要是教师构建学习框架,然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实践,它强调教师和学生同等重要,主要是调动全体学生,让其都主动参与到管理学的学习中。教师结合知识框架给出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出一套较好的方案,最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点评讲解,在点评的过程中将课本中的知识渗透进去,让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案例的分析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另一方面也让其享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培养出学生对管理学的学习热情。为了使教师将参与式更好地运用到管理学的教学中,本文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1改变教学观念
只有教师改变教学观念,管理学的教学效果才能有所提高。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座位上听课,学生无法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基本上没有思考时间,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有些教师感觉自己博学多识,讲课讲得很好,很乐意也很享受这种自己讲授的模式,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课上教师自己讲得自我陶醉,学生紧跟老师思路,课下回想知识就已经不记得教师所讲的内容了。这表明学生并没有真的参与到学习中,对教师课上讲的知识并没有彻底理解。而且还有很多教师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即仅仅讲授学校考试大纲要考的内容,且对于这部分内容也是照着课本上简单地进行讲解,并不关心学生有没有在学,在学的学生有没有学会等问题。而参与式教学不同,它是把学生的主动学习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教师的讲授,让学生从传统的学会教师所讲的知识转变成自己主动学会课本知识,学生由先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探究学习,教师也不再是一味地讲授,而是慢慢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最终实现学生通过教师的指点,能自己领会所学的管理学知识,并实现运用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所以,引导学生思考是整个参与式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通过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比如:对待这个问题应该先处理那个方面,理由是什么,解决这件事情需要哪些管理学的知识,这些知识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从哪个方向考虑更容易解决这件事情,具体步骤是什么,说出你用这种方法的理由,把这些问题联系起来就构成了解决问题的框架,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一步步的思考,最终实现运用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管理问题,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参与为主体,贯穿整个课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管理学的快乐和意义,真正地理解和认识管理学的知识,为以后相关学科的学习或者深入的了解管理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