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荐】管理学论文(第14页)

本文共计5363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课上学员的表现及反应、学员课下的反馈结果发现,学员对于固定不变的传统的授课方式较漠然,喜欢接受新颖的教学方式。1.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同伴教学法实施课堂教学。同伴教学法是一种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学员通过相互之间的阐述、倾听、说服和争论,加深和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建构一种能够及时反馈和修正自己对知识理解的程度的思维模式,同时成立学习小组,学员之间进行互相监督学习。2.选择相对固定的某一本或两本经典著作进行集体研读与分享。为了让学员能够在课下深入阅读教员推荐的相关书目,将学员随机分成5-6人学习小组,每次课前5分钟随机挑选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根据课下阅读书目的体会、心得或者生活中的一些和管理相关的感悟进行分享,课前5分钟演讲能够有效提高学员归纳总结和沟通表达的能力,相信学员们在以后的任职岗位上对这段经历能够历历在目。如《这是你的船》,学员根据不同的研读部分,课上分享阅读感悟,同时能够分析从书中得到哪些对于以后的职业生涯有用的经验和启示,教员根据学员分享的书本内容延伸到课堂学习的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便学员将课本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3.合理安排案例教学的.比例和时间分配,坚持理论授课为主,案例教学为辅。要鼓励学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状态的转变。引导学员构建新知识,培养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语言组织、语言表达及总结归纳的能力,对于培养学员的综合管理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比重可以塑造学员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需要分情况、分学员、分教员来确定,特别是对于新上课的年轻教员来讲,对知识内容的内化程度、课堂的把控力度和课堂学员讨论结果的总结及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力度相对来说比较处于劣势,因此,新教员对于案例式教学实施还需要控制好比例,在30学时的课程中适当设置15%—20%的案例分析比重。4.促进线上和线下、课内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传统教学改革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却忽视了课外学员自主学习,不利于知识的内化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的21世纪,课程教学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的资源,学员课下利用空闲时间上网观看慕课视频或者是百家讲坛关于管理的讲座,把课上学习到的管理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在第二课堂的实践依托领导能力素质拓展中心及学员俱乐部开展团队建设项目、管理游戏、角色扮演、管理沙龙等多种形式的实践与互动,培养学员的沟通创新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素养。

  四、改革实践效果

  1.学员学习乐趣和课上积极性明显增强。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员情况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加以综合运用才能真正提高授课效果。同时同伴教学法使学员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同桌、前后桌及舍友之间通过相互的监督和激励能极大地激发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在平时研讨中遇到不同的看法时,每位学员为了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就会主动去搜集信息,查找辅助资料,促进了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语言沟通和总结归纳的能力,还加深了学员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在争执不下的时候学员也会向教员请教,教员与学员在一起探索并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2.教学内容外延化。通过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教学将管理学课程拓展到第二课堂,领导能力素质拓展中心能够通过比较轻松、活泼的方式在无形中培养了学员的计划、组织、领导、沟通及创新等综合管理能力,使学员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管理的无处不在,能够及时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今后胜任第一任职岗位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6).

  [2]韩寅奔,汪一舟,等.案例教学法在小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22):218-219.

  [3]李静.提高高校市场营销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16):99-100.

  [4]钟周,李森林等.北京高校终身学习与继续教育教学创新的前沿探索———基于20xx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分析[J].继续教育,20xx,(10):06-09.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