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管理学论文(第12页)
本文共计5363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1·2·1细化项目计划,突出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在项目管理与实践中,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的`一大职能,是项目实施的基础。型号项目启动后,项目组织应根据型号研制的目标规定,对项目实施过程包括工程研制阶段的工作做周密的安排,代表室应对型号项目计划和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进行分析研究,确定项目计划的关键环节,使关键环节的质量监督成为是军事代表参与研制型号质量监督工作的重点[4]。突出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方面的主要做法有:1)加强研制节点质量监控。根据各型号的特点,将研制过程分为若干个重要节点,运用集中检查、综合评价、专家评审等手段进行跟踪监控,抓好设计的成熟性、实验的稳定性、工艺的完备性和配套的完整性,使过程质量受控落到实处。
2)重视技术状态的质量监控。重点控制技术状态的更改,如技术更改单、原材料代用单、不合格品审理单等。并督促承研承制单位及时改进完善,落实到位并形成闭环,把技术状态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3)强化研制程序和试验质量的监督。特别是要坚持充分的试验,重点抓试验的组织准备和试验质量问题的归零工作,防止承研承制单位为了赶时间、抢进度忽略试验过程,人为改变试验程序、随意减少试验项目、任意缩短试验时间等违规行为,确保试验过程和数据采集的真实可信。
1·2·2狠抓型号项目的可靠性工作一般项目均具有明确的成果性目标和约束性目标,对项目需要达成的目标系统而明确。型号项目在研制阶段除有明确的费用、进度和“符合性”质量等目标以外,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和测试性也是硬性指标之一,可以说研制阶段是装备可靠性形成的关键。因此,军事代表在质量监督过程中,其它—238—应坚持以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和测试性为工作主线,重点督促承研承制单位开展可靠性、维修性论证、设计和实验工作,制定实施可靠性、维修性试验鉴定大纲,并把可靠性、安全性、维修性作为设计评审、试验、定型把关重点,确保交付部队的装备管用、好用。
1·2·3立足项目里程碑意义节点,严把“三关”对于整个项目研制过程而言,评审、试验和定型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节点,评审、试验和定型质量的把关直接关系型号项目风险的管理和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因此,军代表在这些节点质量监督的重点是扎实工作,严把评审、试验、定型关。具体做法是:在评审中,军事代表重点对设计、质量、工艺的评审进行严格把关,促进型号研制的不断改进;在试验中,重点对关键技术的攻关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重要性能试验、靶场试验和部队试验进行严格把关,切实提高装备系统的总体性能;在定型中,核实任务书确定的战术技术指标是否实现,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安全性和测试性等等是否符合要求。
1·3项目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型号项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是武器研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图样设计监督和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承研承制单位提出,并尽快制定措施加以解决,经复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生产,经不断完善设计所生产的装备直接体现了方案的设想以及战技指标能否实现。因此,军代表在型号项目生产过程监督工作的重点要抓住工艺评审和产品质量评审两个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有效的质量监督和管理,严格督促工厂按图样和相关技术文件进行加工、装配,确保装备和图样相符,最终确保产品质量、性能和战技指标符合合同要求,圆满完成型号的生产任务。
对于大型复杂的国防装备项目的生产展开,军代表由于工作性能和任务特点所限制,不可能对其所有工序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督检查,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加强技术状态管理作为项目生产过程的状态控制的有效手段,对整个型号项目的研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军事代表应按照承制单位必须建立分级、分阶段的设计质量、工艺质量和产品质量评审制度的规定,依据系统的各级功能特性实施分级、分阶段的质量评审,以便消除质量隐患,保证《研制任务书》中提出的各项要求[4]。
此外,为加强型号项目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军代表可督促要求项目成员细化过程控制计划,充分调配项目资源,在项目生产前编写型号的过程控制文件,并组织进行准备状态检查。同时,采用机动检查和巡回检查的方式,在全面理解和掌握图样、技术文件,并充分理解产品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深入生产第一线,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首件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