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论文-15篇(第3页)
202 次下载 22 页 40062 字【 字体:大 中 小 】
2.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基于学前教育中的学生年龄多处于三到六岁之间,孩子们正处于一个对任何未知事物都存在好奇的心理阶段,同时也是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黄金时期,而在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中通过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则可较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实际运用中,音乐教师需根据幼儿实际情况,针对幼儿制定一系列的教学计划,摒弃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法,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等,通过创新各类教育教学方法,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爱,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如教师在教一首歌谣“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底下”,教师前两句从低音到高音,后两句从高音到低音,然后动作是从坐在地板上,到腿屈膝、脚平放,双手从脚随歌声做出上爬动作,双手到头顶后再唱下两句,通过这样边唱边做来提升幼儿对高低音乐的理解,同时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加强即兴创作教学的开展工作
在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幼儿对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及思想会因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而产生不同的见解。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运用中,教师需注意加强幼儿们对音乐的分析能力,同时通过即兴创作的方式来表达幼儿对音乐的感悟,或可在此过程中改编歌词、音乐及舞蹈等来增添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进而实现幼儿们音乐创新能力的发展扩散。如在对“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进行歌词改编,让孩子们通过自身的理解创新歌词,为其提供想象发挥空间,并针对改编的歌词说出自己改编歌词的认识,从而实现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促使幼儿树立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同时还能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传统学前教育音乐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观念的严重影响,其教育评价体系仍较为固化和死板,同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幼儿的综合成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中,应注意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体系,并不断进行完善创新。首先,教师需注意以审美教育为评价体系当中的核心,重视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文化;其次,在对幼儿表现的评价中,切勿单纯的考查其学习成果,而是应加强对幼儿创新能力、平时表现、课堂表现、学习成果等相结合为参考的评价体系;最后,教师需加强对幼儿的表扬,运用适当的激励方式来提升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前教育工作的工作重点已经逐步转向素质教育,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满足了新时代幼儿的心理需求特点,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较好地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服务于学前教学工作,提升幼儿思想道德素质,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素贞.浅谈幼儿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5,19.
[2]杨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9):217-217.
[3]张羽程.试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大科技,2016(23).
[4]丘宝玉.学前教育音乐课堂教学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运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5,35(15):121-121.
美育教育论文3
摘要:在美育中,声乐教育是组成之一,可以通过审美教育实现出来,使审美教育可以利用声乐教学中的一些规律实现在整个声乐教学中的贯穿。学前教育是学生未来学习生涯以及性格养成的启蒙阶段,在此阶段利用声乐对其进行美育的渗透,可以帮助其从孩提时代便获得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激发,从而为其未来审美情操与良好品格的养成奠定基础。
关键词:
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美育;审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