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有关优秀实习报告汇编(第18页)

本文共计767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掘进工作面

  全矿都是U钢支护拱形巷道,断面多在20m2以上,顺槽巷道复用一次,大巷保护煤柱一般100m左右。

  1.1从我的观点看,他们的优势在于:

  1.1.1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

  该矿井下掘锚一体化机已经用了好久了,操作空间很宽敞,喷雾效果不错,

  降尘器也很起作用,我亲眼看见前面割煤(岩),就在掘进机旁边就有人在吃面包。而且可以遥控操作,人离窝头7、8米远,安全和防尘都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工况监测显示屏可以看到截割曲线和一些技术参数,便于操作工控制机器。完成割煤后,每帮打三根前探锚杆(塑料材质)做临时支护,然后挂网打锚杆;滞后30m架U钢,紧靠棚子再加一层钢筋做的网,用混凝土充填后成巷。锚杆钻机就在掘进机上,很大的一个平台,割煤后炮头落下,钻机平台前移。前部有两台钻机,一侧一台,可以打12米远,干起来是又快又好。我们也可以考虑上这种设备,但其约3000万元的价格太高,而且我们的巷道断面不够大,真上的话问题也不少。

  1.1.2支护强度大

  巷道支护有三个层次,锚网、U型钢棚以及300mm以上的水泥灌浆。一般巷道800mm一架棚,30多根锚杆,全长锚固,锚杆长2.5m,直径29mm或更大,锚固力15吨。顶板不太好的巷道,用的是40.5mm直径的锚杆,间排距都是500mm,非常密。

  1.1.3材料运输非常方便

  成巷到哪儿,单轨吊到哪儿,离窝头只不过是几十米。巷道又宽,材料全在巷帮堆放,巷道中间是吊挂皮带,另一侧是直径一米多的风筒,落地布置。

  1.1.4安全条件好,劳动保护比较好。

  1.1.5测量精度高

  他们掘巷是两头开口,中间会合,20xx多米长的巷道通常只有几十个毫米的误差。

  1.2我感觉有问题的地方是:

  1.2.1工程质量检查不严,要是按我们的标准,外露长、贴面、间排距、初撑力什么的一项项查,估计不合格会很多。还有就是成型太差,不过将来成巷就看不出来了。

  1.2.2成本太高

  普通锚杆11欧元一根,40.5mm直径的锚杆50多欧元,我现场看过的一条巷道每米成本达3000~4000欧元。折合人民币3~4万,而且所有材料都不回收,全是一次性投入。

  1.2.3国内抓的质量标准化和文明生产这儿搞得不太好,作业现场通常比较乱。

  1.2.4顶帮支护强度虽大,但底鼓比较严重,经常需要处理,尤其是复用巷道。

  2、辅助运输

  辅助运输基本以单轨吊为主,一个采区还用矿车,机车是柴油驱动;装料主要用窄轨矿车(585mm轨距),6m多宽的巷道铺这么窄的轨道,不太合理。运输距离从井底车场到工作面20xx~4000m不等,井筒深1009m,双层罐,1.5分钟提升一罐。一般情况下2天料到现场,急件6小时。

  3、其他

  3.1安装回收

  特点有:

  1)支护强度大,效果好,安全系数高。

  2)回出架后打起木点柱,全巷做喷浆处理,另一侧(采空侧)约3m注满混凝土。

  3)支架回到运巷出口转单轨吊,很方便。

  4)可以实现支架不上井检修,在巷帮和往前一段空巷(已封闭,打一立眼通风)腾开场地就地检修支架(巷道确实是够大),然后转运下一个面。

  5)回收现场留有回风断面,不存在通风问题。

  6)两组架做掩护,每回收一组,两组架前移护顶,后面开始注浆、打柱、喷浆等工作。

  不足之处:

  1)工序多,用人不少。

  2)四六制组织,每班4组,每天回收16组支架,以如此先进的设备,速度不算快。

  3)现场比较乱,没有禁区、警告等,人员走动、工作比较随意。

  3.2通风和瓦斯抽放

  该矿在9号井口布置了抽瓦斯泵和主要通风机。瓦斯泵共4台,功率各为250KW,通过水的作用把井下抽上来的瓦斯(浓度42%左右)净化,然后通过一个汽水分离装置,瓦斯气去发电机组,水则循环使用。顺着瓦斯管路来到一个发电机组,电缆埋在地下,发电产生的热水就近供应暖气和澡堂使用,这种模块化的发电机组共有8台。

  3.3井下降温

  该矿开采深度深,地温很高,将作业现场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是一个重要课题。地面布置有制冷车间,井下上来的水温度大约24度,经过两台制冷机降温到4度,然后再送到井下。输送冷却水的管道是双层钢管,中间有约50mm厚的隔热层。井筒底也有类似设备,而且工作面也安有小型的制冷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