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保险实习报告范文(第12页)
本文共计6811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4、终身保障:保障时间直至终身,无论光阴荏苒,拥有一生的保障和安全感。
5、保单借款:方便保单持有人对资金的灵活掌握,如急需资金,能够凭借保单获得借款。
6、投保年龄宽:从30天至65周岁的客户都可投保。
7、交费方式灵活:有趸交、5年交、10年交、20年交、30年交。
相对于传统重疾险,康恒极大地扩充了保障范围,将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脑损伤、良性肿瘤、脊髓灰质炎等19种疾病列入保障,使得保险保障更加人性化;而传统的康宁系列保险则持续了保障集中的特点,对最常见的10种大病带给充足的保障,这3个保险组成了中国人寿多样化的重大疾病保障。
一、产品特色:
1、健康保障最多、最全面,总共保障29种重大疾病。
2、交费期内罹患大病免交保费,职责终身。
3、预防疾病的挑战,免除疾病时精神、经济双重危机。
4、从容应对病魔,早治疗、早痊愈,少受折磨,多享受生活的快乐。
二、投保条件:凡出生三十日以上、65岁以下,身体健康者均可作为被保险人。
三、保险期间:终身。
四、交费方式:5年期、10年期,20年期,30年期,一次性交费。
五、保险职责:
1、被保险人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一年内初次发生本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本公司按所交保险费(不计利息)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本合同终止;被保险人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一年后初次发生本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本公司按保险单载明的保险金额给付重大疾病保险金,本合同终止。
2、被保险人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一年内因疾病身故,本公司按所交保险费(不计利息)给付身故保险金,本合同终止;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身故或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一年后因疾病身故,本公司按保险单载明的保险金额给付身故保险金,本合同终止。
六、个性权益:免交保费、借款等。
七、投保示例:被保险人:男30岁,投保康恒终身,保额10万(30年交费,每年交费2900元)(如果您要保20万,则保费也加倍,反之亦然)
保险利益:
1、如果患29种重大疾病中的`任保一种,保险公司给付10万元保险金。
2、如果身故,保险公司给付10万元保险金。
因本次实习,我还是在理赔部,所以在了解了医疗保险的产品后,我们也来了解下人寿保险理赔流程吧:
1、如果发生保险事故,您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并将相关的资料由自己或委托他人送到保险公司(参观理赔所需单证)。
2、保险公司理赔部接到材料后,会立刻立案。如遇重大事故或有疑问的事故,会派专人进行调查。
3、调查员根据要求,展开调查。
4、理赔员对材料进行审核,确定事故是否属于保险职责范围,计算出赔付金额。如有疑问可派人调查。作出核赔结论。
5、理赔员将审核意见和结论上报,专人签批,签批同意后结案。
6、通知您领取赔款或其他书面通知。
具体来说理赔的主要步骤是,首先由客户提出索赔,然后由客户服务中心交到理赔部。理赔部则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对交上来的案子进行调查。调查的要点有核实病史、了解出险原因及经过、面见核实、性别涂改等。一般来说,都是面见被保险人本人,我们根据此次保险事故提出一些问题,由被保险人如实告知。一般来说都要到被保险人之前看过的医院或门诊部门去查实被保险人的一些看病记录。因医疗卫生事业的加速发展,此刻农村也开始组织居民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所以有必要去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站了解一些状况,以防止被保险人带病投保,防止道德风险。
所以总的来说调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调查的关键是找到一条正确的调查途径,即调查工作的切入点、方向及线路,这样能够避免不必在的成本支出,增加调查取证的把握和效益。同时对调查所取得的证据材料要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分析各个证据之间的联系;分析他们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分析所有的证据材料是否能权成证明整个理赔案件事实的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一份病案资料中,现病史或既往史等地方已记录了被保险人以前的身体状况或治疗事项等资料,所以要更加仔细的看了。常用的调查报告包括调查笔录、查勘笔录、状况说明等。接下来便是医疗费用审核了。

税费会计核算方式简析论文
浅谈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会计信息的作用论文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成本的测算方法论文
小企业会计准则待摊费用怎么处理
浅谈电算会计记账的方法
新准则下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例解2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论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财务管理
论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商誉减值处理
新旧准则关于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处理论文
会计研究之权责发生制与“待摊、预提费用”的归属
服务贸易的研究分析论文
我国企业跨国公司战略下的专业化与多角化策略的选择
煤炭贸易企业经营风险及防控对策论文
区域性服务贸易规则与多边规则之关系论文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论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有关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效率的探讨的论文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浅谈小学英语师资培训体系的构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