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工商管理的论文精品(15篇)(第9页)

16 次下载 33 页 5751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加强“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意识到,教师作为双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师资队伍水平直接影响到双语教学的质量。从目前我们学院的师资队伍来看,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很多英语水平较高的教师不具备系统的管理专业知识,而具备系统的管理专业知识的教师中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水平不佳的较多。同时具备以上条件的教师中又有一些毫无企业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所以我们一方面严格遴选授课教师,另一方面切实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建设。

  1.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我们一般会挑选既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有较高的英语技能水平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又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精通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专职授课教师。从授课效果来看,大部分从海外留学归来的教师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纯熟的英语口语和国际领先的教学理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还从校外聘请了一批富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绝大部分有过海外留学背景并且有在外企工作的经验。此外我们还聘请了一批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工商管理专业外籍教师来校不定期进行交流和讲学。

  2.对于愿意从事双语教学,但目前还不具备相应教学水平的教师我们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多培训的方式。例如每年我们会有计划的选派专业教师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进修学习。参加由国内知名高校举办的由外籍工商管理专业的英文教师或高水平的国内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师授课的培训班。参加各高校不定期开展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研讨会。此外,对于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的某些教师我们也会选派他们去外企进行挂职锻炼。在加强现有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师双语教学水平的众多措施中,定期组织教师观摩由耶鲁、哈佛、麻省理工等美国知名高校为代表的国外名校网络公开课,已成为我们组织教研活动的必修课。这些国外名校的网络公开课正在对我国大学的教学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网络公开课展示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思维方式和质疑精神,为我们推广双语教学提供了可资对比、借鉴的'生动案例。

  三、实行分班教学,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积极主动性的发挥是学好任何课程的前提。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甚至有部分学生对英语有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所以我们刚开始在推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阻碍。工商管理专业中对双语教学抵触比较大的同学认为学校开设的英语公共基础课程已经够多了,继续开设专业核心双语教学课程无疑会加大同学们的学习负担。上双语课程,由于外语的原因变得艰深晦涩,同学们往往会将课本当成外文阅读材料,学习的重心不知不觉偏向了外语而不是专业知识本身,这样就造成了本末倒置。此外,有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连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都难以通过,让他们也来上双语教学的课程的确有些勉为其难。一般说来,教师和学生的英语均达到较高水平时,双语教学的效果才会很明显。

  通过借鉴国内同行进行中英文双语教学的经验,我们发现目前双语教学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纯英语教学。这种双语教学模式直接采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授课教师直接用纯英语进行授课。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英语基础非常好的学生。第二种方式是中英混合式教学模式。这种双语教学模式虽然直接采用的也是英文原版教材,教师在授课时主要还是用英语进行授课,但当学生无法理解某些内容或者教师觉得有必要的时候穿插汉语来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第三种方式是直接采用的是英文原版教材,但授课教师主要用汉语进行教学。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英语基础一般或比较差的学生。根据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现状,我们认为推行双语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而不能一蹴而就。我们的做法是将专业核心双语课程暂时设置为选修课,对于选修了本课程的同学在开课之前进行英语测试,然后按照英语基础的不同根据测试的成绩实行分班教学。

  四、重视案例教学,充分挖掘本土化案例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起源于1908年建院的美国哈佛商学院,其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的方法已历经百年,不仅遍及美国,也被美国以外的许多国家所接受。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了“主动”思考和探索未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双语教学绝不仅仅是指用英语上课,也不仅仅是指老师讲英语,学生听英语,更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用英语进行课堂学习的交流和互动。双语教学中的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意义,同时也创造了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语言环境。此外,同学们为了更好的参与案例分析,必须在课下提前阅读大量相关的英文资料,课下准备更拓宽了学生英语阅读的范围,变课堂教学的被动读为主动读,也创造了课外英语使用环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