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有关建筑类的实习报告范文(第2页)

本文共计924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0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 在拉线定交点的时候需要注意到应尽可能用更细的线以便精确的定出交点位置,在

  实际工作中定出交点后还应该保存好用于定交点的桩点,以便于在交点遭到破坏时能够及时恢复交点位置。

  3. 相对于手工计算坐标位置而言采用“公路坐标计算系统V2.3 Build 328”软件计算坐

  标就简便多了,只需要输入一定的已知条件就能轻易的计算出需要的曲线要素和中桩点坐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软件在计算中桩点坐标的时候并没有将两段缓和曲线分开来计算,而是采用相同的计算公式一次性完成了整个计算过程,以至于后半段缓和曲线的坐标与手工计算得到的坐标偏差较大。因为计算曲线上任意点坐标的公式都是以ZH点为坐标原点,相对于离ZH点较远的后一段缓和曲线而言误差的累计使其采用相同的公式计算得到的坐标比手工用公式计算后通过坐标旋转得到的坐标而言偏差较大。

  下附我们小组用“公路坐标计算系统V2.3 Build 328”软件计算中桩点得到的坐标数据。

  下面显示的是你输入的已知数据,用于你以后对数据的复查!您输入的已知数据: 您输入的ZH点桩号为:K0+0.0000

  您输入的ZH点的x坐标为:500.0000

  您输入的ZH点的y坐标为:500.0000

  您输入的曲线转角值为:51°25′33.00″

  您输入的曲线的缓和曲线的长度为:30.0000米

  您输入的路线方位角为:30° 0′0.00″

  您输入的路线半径为:200.0000米

  曲线要素:

  半径:200.0000 曲线长:209.5100

  转角:51°25′33.00″(右) 切线长T:111.3965

  外矢距:22.1888 切曲差:13.2830

  ZH(K0+0.0000)X=500.0000 Y=500.0000

  HY(K0+30.0000)X= 525.5913 Y=515.6408

  QZ(K0+104.7550)X= 578.1393 Y= 568.1981

  YH(K0+179.5100) X= 607.8688 Y= 636.3135

  HZ(K0+ 209.5100)X=613.0802 Y=665.8497

有关建筑类的实习报告范文(第2页) 篇2

  西安是我国最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次的建筑认知实习选择在西安,更多的是它有较为完善的历史风貌,在现代建筑中融合了地域文化,做出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古建筑与在它基础之上做出的现代建筑进行对比,激发我们去思考,建筑认知实习报告。在这里先介绍几个西安有代表性的古代建筑。

  大雁塔是西安古城的标志。大雁塔又名慈恩寺,位于西安市区南郊,为唐代长安城内保留至今的重要建筑之一,建于唐永徽三年,初建时为方形五层楼阁式塔。史载:建筑大雁塔是用来保存唐高僧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和佛像。武则天长安年间因倒塌而重建,高十层,后被战火毁掉上部三层,剩余七层,后唐长兴年间曾经修缮。明万历年间在塔身外面包砌一层面砖,形成今日的外风。大雁塔 现为方形七层楼阁式塔,塔身结构为砖砌单层塔壁,内各层架楼板,设木楼板直通顶层。塔外壁砖砌立柱,表现开间数目。各层挑檐用砖砌作叠涩牙子,塔顶为定瓶葫芦。整个塔造型雄伟稳健,风格朴实,为唐代楼阁式塔的典范。

  与大雁塔齐名的是小雁塔,小雁塔建于唐景兔年间,平面方形,明嘉靖三十四年关中大地震,震落塔刹和塔顶两层。塔身现今剩余十三层,残高约四十四米,开式为密檐式佛塔。塔身结构为单层塔壁,内部设林楼梯直通塔顶,各层挑檐用砖砌作叠涩,下檐砌菱角牙子。外壁南北开辟券门。塔身逐层递减,叠涩渐次收分,造型俊秀挺拔,俏丽柔和,为唐代密檐式塔的典范。

  从大雁塔和小雁塔的造型和特点可以看出,唐代的技艺已完全可以建造高层建筑,因塔大部分采用木构架,虽历经数次大地震却完好无损,但因木构架不利于防火,难免会因人为或自然雷火而毁坏。因而,中国古建筑保留至今的屈指可数也就不足为怪了。如今大雁塔周围已经布置成一个大型的休闲文化广场,成为西安市一个展示以唐文化为主的主题广场。

  钟鼓楼也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位于西安的中心地段,周围有大量的古典式建筑,而且现今又出现了许多国外的建筑,如何组织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地位与关系是关系到西安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同时还有古城墙的与周围环境的有效结合问题,西安的古城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在我国的建筑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实习报告《建筑认知实习报告》。西安市在保留了城墙之后,如何更好地利用城墙的景观作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