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毕业鉴定 > 正文

村党支部书记述职工作总结(精选27篇)(第12页)

274 次下载 36 页 61729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抓落实、做表率,突出党建实效

  今年以来,我始终注重把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精心组织、有序各项活动,在全镇形成了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的、服务上水平、干部提素质的良好局面。开展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3月份以来,我镇按照市委、县委的整体部署,在机关干部中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活动,采取集体学习研讨、个人自学等形式,认真组织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明确了学习计划,做好了学习安排。

  五、夯实基础,推进基层党建上新台阶。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着眼于全镇基层党建基础比较薄弱的现状,我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好“三大推进”:

  (一)以完善党组织服务功能为抓手,扎实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村级组织是我们党服务人民群众的基层一线组织,我本人十分重视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和民心工程。

  (二)以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为抓手,积极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和培训。党员干部是农村工作的生力军,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农村和谐稳定的关键所在,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比较重视党员干部素质的建设和服务意识的培养,为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党员队伍素质的提高。一是建立完善党员管理机制。重点探索农村党员分类分层管理办法,实现党员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二是加大党员扶助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返乡创业农村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摆脱困境的帮扶力度。

  (三)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为抓手,稳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从高度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角度出发,稳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我在全镇各级党组织推开“党务公开”,积极拓展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确保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全镇村级组织推行“四议两公开一评定”工作法,组织广大农村党员参与党内生活,民主讨论决定各项村级重大事项,完善和发展了村级民主自治管理机制,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

  今年以来,尽管我本人在抓党建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县委的要求和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有待加强,要更加注重培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高素质村干部;二是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步伐要加快、管理和使用需进一步规范;三是对农村党员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今后的党建工作中,我将继续完善自己,充分履行好镇党委书记的职责,围绕工作目标,团结党委班子成员,改进方法,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积极探索党员服务群众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党的基层组织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为构建和谐天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村党支部书记述职工作总结 篇10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今年4月份,我被市委农办(扶贫办)选派到新县浒湾乡郑店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任职以来,在市、县委组织部、派出单位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与郑店村广大干群一道,紧紧围绕农村工作大局,坚持从“双薄弱”村整治入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迅速掀起农村改革发展热潮。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研,制定发展规划

  初来乍到,人地生疏,面对陌生工作环境,虽然有过几年驻村帮扶工作经历,但要想驾驭农村工作,成为行家里手,我认为一切得从头开始,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为了做到尽快转换角色,熟悉工作环境,我坚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学习,增进沟通。扑下身子从实践中学、放下架子从群众中学、静下心来跟身边同志学,做到多交流、勤沟通。二是勤于调研,熟悉村情。入村伊始,我始终坚持做到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针对农村工作实际,拟定调研课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涉猎和熟悉乡村工作情况。三是勤于锻炼,积累经验。为尽快认知、熟悉和掌握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我积极参与乡党委、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主动深入到浒湾乡农村改革发展最前沿郑店村开展工作,主动深入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矛盾纠纷较为集中的林权制度改革中去,主动深入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去……。通过两过多月的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我与乡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制定了郑店村三年发展规划,并聘请县建设局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三年内“修通一条路、开发一块田、整修一条河、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建设一个坚强阵地”的“六个一”目标,着力将郑店村建设成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市级示范村,为郑店村勾勒出了一副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