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集锦(第3页)

11 次下载 50 页 87591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综合柱状图一幅(1:20xx)

  地形地质图一幅(1:10000)

  信手剖面两幅

  观察讲解路线:驻地—长岭—武家岭—二里庙—驻地

  驻地—马庄—王家门—驻地

  驻地—李沟—大雨淋—二马营组—驻地

  第二章 地层

  第一节 区域地层

  区域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地层分区陕渑地层小区。区域地层除缺失寒武系上统长山组至石炭系下统及侏罗系、白垩系外,自元古界熊耳群至新生界第四系均有出露(中间有缺失地层)。元古界地层主要分布于陈宅沟断层以西;寒武系地层主要出露于煤田北部及李沟向斜的西翼,南部高山矿区亦有零星分布;石炭、二叠系主要出露于宜洛矿区和高山矿区诸井田之内;三叠系则大面积分布于李沟向斜轴部及殷桥断层以东;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广布煤田的中部和南部。

  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中统上、下石盒子组和上统孙家沟(石千峰)组。太原组含一煤段,山西组含二煤段(二1煤为实习区

  主要可采煤层),下石盒子组含三煤段、四煤段、五煤段,上石盒子组含六煤段、七煤段、八煤段。

  第二节 实习区地层及古生物

  实习区属基岩裸露——半裸露区,地层出露情况良好,特别是公路揭露剖面清晰,易于识别。现将实习区地层及古生物情况从下之上叙述如下:

  (一)中元古界Pt2

  北大尖组。北大尖组主要为浅肉红色富长石石英砂岩,夹薄层灰绿色粉砂质,具浅变质作用。主要沉积环境为滨海环境。该处岩层产状为85°∠45°。

  (二)上元古界Pt3

关于地质实习报告集锦(第3页) 篇2

  山是西部山地的总称,属山脉。

  ......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在于认识并了解新远古代、寒武纪地层和部分的二叠纪地层,并通过地质现象分析沉积环境和古地理环境。通过实习与上课的知识结合,能更好的理解上课所学的知识,并为以后的野外实习鉴定基础。

  二、山地区地质简介

  山位于近东西向的山脉和北北东向的山脉的接合部位。本区地层和岩石在xx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可与xx地区的其它地区对比。

  三、实习内容

  (一)青白口群

  青白口群包括下马岭组、长龙山组、景儿峪组,由于受地质构造作用,地层较薄,岩层有很大程度的变形,但基本为变质。

  1下马岭组

  下马岭组有很好的沉积旋回,以厚层的硅质页岩和薄层的碳质页岩构成单个旋回。刚好处于褶皱的转折端,变形较强,但是基本未变质。下马岭组中夹有薄层的沉积凝灰岩。

  2长龙山组

  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夹粉砂岩,局部含有砾砂岩及砾岩。长龙山组呷哺发育有板状、楔状交错层理。还有潮汐层理。长龙山组下部的楔状交错层理,冲洗交错层理,反映出水流的不同变化,根据观察双倾向水流特征,同时羽状交错层理也反映出存在双倾向水流。

  3景儿峪组

  岩性为上部为中薄层灰岩和白云岩,下部为薄层钙质板岩,发育刀砍纹藻纹层。景儿峪组沉积厚度大,岩性较为均一,夹有硅质条带,反映出一种低水能条件。前寒武介壳生物相对比较少,所以多发育无障壁的碳酸盐台地,相当于缓坡碳酸盐的外缓坡沉积。

  (二)寒武系

  山寒武系地层可分为昌平组、馒毛组、徐庄组、张夏组和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

  1昌平组

  在车上远观了下,没有近看,岩性大体为白云岩,沉积环境可能为边缘海碳酸盐沉积。

  2馒毛组

  馒头组的岩性为紫红色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发育有厚层的鲕粒灰岩,夹有内碎屑灰岩和泥质条带。鲕粒灰岩的可能是原地沉积,也可能是异地沉积,可以从其胶结方式,古生物特征以及相伴生的构造加以区分。

  3徐庄组

  岩性为薄层的泥晶灰岩,含泥质条带的薄层灰岩和单层较厚的鲕粒灰岩和豆粒灰岩,徐庄组鲕粒灰岩从底部向顶部逐渐的减少,含泥质条带灰岩相对增多,两者互为消长,反映沉积环境的总体水变深,但是内有反复重复,这种旋回可能是自旋回或者是他旋回造成,此处可能是由于海平面变化造成的他旋回所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