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班级管理论文15篇[优选](第13页)

本文共计319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心理契约理论的运用推动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

  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管理倾向于单向管理,即教师管理学生。心理契约理论下的班级管理是双向管理,基于心理预期,教师期望学生认真学习、遵守纪律、全面发展,学生期望教师教学能力强、有责任心、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按照对方的期望提升自己,那么师生之间就可以形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契约,这种良性的心理契约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班级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责任心,促进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相反,师生之间不良的心理契约则不利于班级管理。

  二、心理契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心理契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是一门管理艺术,良性的心理契约有利于积极健康班级氛围的营造,对班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有效运用心理契约理论,需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和途径更加全面、便捷,教师的权威性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的教师权威型的管理模式并不是班级管理的绝对形式,健康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应该是师生的良好配合。在心理契约型的班级管理模式中,虽然师生双方均是管理的缔造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但是由于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及掌握知识的不平等性,教师的能力和修养水平决定了心理契约的质量,只有教师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使心理契约理论在班级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才能有效避免因教师素质不达标而导致师生之间心理契约难以达成的现象。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要想使契约型班级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真正发挥作用,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改变原有对班级管理的认识,使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有意识地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心理契约构建中去。在心理契约型班级管理模式中,学生契约意识是建立心理契约的基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心理契约的建设中来,使学生认识到班级心理契约的建立是需要每个班级成员共同参与和努力的。此外,学生还应意识到心理契约不能代替班级管理制度。

  (三)共建心理契约型的班级管理文化

  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师生共赢发展,这种发展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教师专业指示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的提升;二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即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发展。班级管理应该围绕师生双方的心理愿景展开,以班级管理文化的形式开展,这种班级文化的建设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民主意识,将学生视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尊重并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权,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纽带作用,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和宽松的人文氛围,使班级管理中,师生同心,共建心理契约型的班级管理文化。

  三、结语

  在班级管理中有效运用心理契约理论可以使师生双方携手共赢,但心理契约的建立对师生双方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学生主动参与,更需要心理契约型班级文化的建立,只有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运用心理契约理论管理班级。

班级管理论文12

  1 前言

  微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信群目前己经被应用到小学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发挥微信群便捷、高效、即时的特点,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2 利用微信群基本功能促进小学班级管理的

  让微信群成为教育资讯服务窗口,交互与沟通是微信群的核心功能,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消息发布。班主任利用微信群的这一功能既可以进行班级活动的通知,如公布停课、调课等通知,也可以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微信群还能够帮助班主任和学生获取相关教学信息的咨询与查询,方便学生的学习与班主任的教学。班主任能够通过微信群发布课程安排及学习流程,让学生了解并参照相关流程进行学习。此外,学生的家长能够通过微信群向班主任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方便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间的沟通在微信群中,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己喜欢课程内容的投票活动,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参加到班级的管理过程中来,实现班主任、家长与学生对班级进行共同管理,加强了学生、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联系,对班级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微信群不仅能够通过文字进行交流,还能够通过图片、语音以及视频等形式进行交流,这样就使得交流方式变得更为具体,丰富了班级管理的形式[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