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班级管理论文汇总[15篇](第7页)

本文共计3013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学校发展历史的衔接教育。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都有值得自豪的方面。学生在初中的三年学习阶段已经接受了原来的学校,在对新校的情况了解不够的情况下,心理上就难以接受甚至会产生不良的情绪。这时教师要及时让学生了解本校的发展历史、学校的特点以及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比较,使学生全面地了解新的学校,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自觉地接受和适应新的学校生活。

  3.教育方法上的衔接。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而高中阶段的管理又不同于初中。在初中阶段,教师参与学生活动的内容较多,对学生的管理主要还是一个半扶半放的管理形式。高中阶段强调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刚接触这样的管理要求,学生可能有些不适应。因此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不能在学生一入校就让学生接受教师的全新管理模式,要做好初中与高中管理方式的衔接,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了解和掌握初中的学校和班级管理方式,可以请初中的班主任老师介绍他们在初中阶段的管理方式,也可以有重点地走访部分学生的初中班主任,了解其班级管理的措施,这样可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与初中的管理模式相衔接,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4.课程及任课教师的衔接。高中的学习无论是在课程的内容上还是在学习的深度以及学习方法上与初中都有很大的不同。任课教师的组成和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而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原有课程、教师的要求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认知模式,让他们一下子接受新的教师和课程往往存在着困难,这时,班主任老师要及时做好这方面的衔接工作,给学生介绍高中课程的特点、要求及学习安排,同时为任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提供机会,让学生尽快了解任课教师的特点、生活、行为习惯以及授课方式,把新的认知内容纳入到已有的认知模式中,建立新的认知模式,这将利于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5.心理发展上的衔接。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部分升入高中的学生还是处在青春发育期。虽然到了高中以后,学校的要求与初中阶段有所不同,但并不意味着学生一到了高中心理就会有一个很快的发展,不能认为学生的心理就成熟起来。因此,无论是在平时的班级管理还是在日常的交往中,教师都要对学生的心理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把握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以及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针对这个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管理措施,保证学生心理发展的健康和连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个班级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无论是对班级的班风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集体,还是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素质教育的实施对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老师应积极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班级管理论文6

  摘 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班主任应给予学生以真挚的师爱。同时,班主任老师应用循循善诱的良药去医治学生受创的心灵,并且从他们身上发现薄弱点、闪光点、家庭点,多鼓励,少批评,赢的“双困生”信任,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因势利导,使他们树立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发言积极,变得开朗起来。真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让“双困生”不成为掉队的孤雁。

  关键词:新时期 班级管理 问题点 有效性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的教师,首先意味着是一个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忧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孩子。”这朴实无华的话语告诫我们要懂得去爱学生,尤其要把真诚的爱给予“双困生”,尊重他们,对他们热情关怀,寻找问题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双困生”的问题点主要有薄弱点、闪光点、家庭点。班主任工作应注重在爱心前提下的“问题点”教育,以点带面,促进“双困生”的成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