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毕业会计实习报告汇总(第52页)
本文共计9430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1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模拟实习
真好,在我们学完了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后,学校为我们安排了5天的基础会计模拟实习。
进行前,我有点担心,因为我不确定我是否能将理论完好地运用于实践中去。还好,我还有5个伙伴。我们小组6个人,团结协作,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了5天的模拟实习。我们组自信满满,商量着用3天的时间将这次实习工作完成,然后就可以全心地投入到期末复习中去。于是,我们都充满激情地投入模拟实习中。我主要是填制记账凭证,其它的工作也都有参与。
1、写会计分录。
我平时在做会计作业的时候,最喜写会计分录了。但我们起初是分了工的,所以我就在旁边起监督作用。在他们写的时候,我发现了有以前我们没有接触过的会计分录。一遇到没有写过的,我们就紧张了,不过6个人的力量还是强大的,经过讨论,还是写出了正确的会计分录。此外,还记得分配运费的那条经济业务,我们6个人居然都在问:“运费是多少都没告诉,怎么分配呀?”我居然还就这个问题去问老师。很抱歉,原来运费就写在那条经济业务那里,我们6个居然都没有看见。也许是我们激动加心急吧。获益最大的是,我终于弄懂什么时候写“财务费用”,什么时候写“应交税费了”。如果是当期借款日期还没到,那么就写成“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如果当期短期借款已经到期,那么就写为“借:财务费用贷:银行存款”。庆幸这个会计分录在这里出现,有利于基础会计学的期末复习。
2、填写原始凭证。
在会计分录完成后,我们分成两批,一部分人写试算平衡表,另一部分开始填写原始凭证。在填写原始凭证的过程中,我觉得我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不上。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个别项目的意思不能理解,可见是对基础会计掌握不全。虽然经济业务中有要求怎么填,但是总觉得心里忐忑,担心出错。没想到银行支票的签发日期要大写,平时看支票时也没注意到这个。
3、编试算平衡表。
失算平很表示最让我们头痛的一个环节。我们从第一天开始编,到了第三天才平了。第一遍没有平,我们以为是会计分录写错了,因此,小组两人就又写了一遍会计分录。我们发现,所得税费用计算错了。当我们第一次写的时候,毫不怀疑的用25%计算,但是,写第二遍的时候,才发现,题目中写了要用33%计算所得税费用。再次确定会计分录后,我们又写了T字形账户,再编试算平衡表。两个人分别用计算器算借贷方的总额。心跳加快,可是,两个数,不一样。不相信,我们认为我们没有错,于是,又算了几遍,可是,真的不对。原始凭证都已经填完了,可是,不平的试算平衡表还在那里。由于做试算平衡表的同学已经很无奈了,于是组长派我再去检查、核算。我几乎那一整天都是拿着计算器,从会计分录开始算,再到T字形账户,再到试算平衡表。可是,用了很多种计算方法,算了很多遍,怎么还是不平呢?我也对这张小小的试算平衡表束手无策。直到第三天下午,我们的试算平衡表终于平了。不过,我当天下午请了假,错过了与大家一起欢呼的时刻。
4、填制记账凭证。
填制记账凭证是我的主要工作。因为担心出错,我们第一遍使用铅笔填写的,然后再用黑色签字笔覆盖。在填制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我不知道摘要怎么写,抓不住重点;记不住指定凭证借方或贷方科目是设哪一个科目;借贷方分不清;数据抄录错误;居然还把记账凭证种类弄错。当时真失落,真怀疑自己有没有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过还好,错了就改,终是会改对的。但是实际工作中,我恐怕就没有那么多的改正机会了吧。由于我在填制记账凭证的时候,试算平衡表不平的原因还没找到,再加上眼看其他小组的进度已赶在了我们前面,于是,当我用铅笔第一遍填完时,就直接再用签字笔覆填了。事实证明,欲速则不达。后来他们发现,“在途物资”账户没写,因此,连连影响了我的记账凭证,所以又不得不重新填制记错账的记账凭证。
5、登记日记账。
我们要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这种日记账是根据经济业务完成时间
的先后顺序来进行逐月逐笔的登记。因而,登记日记账式,工作比较简单,再加上后来我们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已经正确,所以登记日记账很顺利。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设计论文
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意义分析
浅析企业物流成本核算
文学经典面临挑战的论文
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的论文
副词也的主观性研究文学论文
浅论新闻美学在新闻报道中的必要性文学论文
中韩近期比较文学研究论文
民间法和村民自治制度和谐共生的文学论文
浅谈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谈文学课在外语课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浅谈培养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良好习惯
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培养好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美好明天的论文
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总结-学科论文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的论文(通用5篇)
浅谈挫折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多媒体教学法在体育术科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