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内部控制审计经典论文(第25页)
本文共计5102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审计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
一方面,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要认真执行审计方案,考证事实,以重要性为原则查找问题、分析问题,最终成就审计报告的精彩。审计实施阶段犹如写文章找素材,既要做到详略得当,围绕中心,还要做到抛砖引玉,紧密扣题。一则要突出“重”。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应以重要性为原则,按照审计方案拟定的重点审查内容,给予重点关注,在时间、人员安排上加强力量。对重大事项、大额资金、复杂环节要详审细审;对支撑重要问题的审计证据要取证全面。二则要围绕“中”。顾名思义,“中”即中心,对审计而言则是审计的目标。审计实施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求证的过程,当发现拟定的审计重点范围偏离了审计目标,进行考证的内容对实现审计目标存在重要性、时效性的偏差时,就要及时调整到围绕中心的轨道上,始终做到以目标为导向。三则要紧记“本”。审计人员在核实问题时,要抛开表象看本质,由表面问题分析出的与审计事项关联的内部控制以及流程上的不足,以期达到通过个案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深入剖析,提升层次。另一方面,采用多个审计项目并行开展工作时,审计人员要特别注意对每个项目都要做到:明确审计目标、审查重点范围;发现错误疑点,及时取得证据;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保证质量。
(四)审计报告阶段的质量控制
审计报告是审计人员工作阶段性的总结,是审计人员劳动成果的文字载体。它的使用者是审计对象、单位领导或上级部门,因此在编写中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满足审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在编写审计报告时首先要使读者一目了然,通篇文字要清楚地反映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这是审计报告所反映内容能够得到重视的关键。二是注意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四要素。即注意事实清楚、数据真实;内容完整,重点突出;层次清楚,结果合理;证据充分,定性合理。审计报告编写要严格遵照审计准则规范,做到目标明确,客观真实,符合法规,文字简明,全面反映审计工作成效。三是注意报告的及时性。内部审计项目往往是单位领导关注的事件或上级要求落实的问题,所以审计工作的节奏要紧凑,了解情况、查找问题、收集证据、分析原因要“稳、准、狠”,要保证审计报告呈报的及时性。四是保证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审计工作要有人情味,审计报告强调的是客观性,不能成为审计对象的负面清单。审计报告既要对发现的问题实事求是地阐述清楚,也要重视全面记录审计对象做出的成绩和优秀的管理经验。要通过审计报告全面反映审计对象的工作面貌,在反映问题风险隐患的同时,对优秀工作经验给予弘扬传递。五是在审计报告处理上要掌握艺术性。审计报告对成绩和问题阐述的结构布局、文字表达方式直接影响报告阅读者的第一印象。因此,在叙述上要主次分明,基本情况简明扼要,反映的问题要具体;语言表达要直白,不能有夸张性词语运用;在处理问题和成绩的前后顺序时,要掌握好问题和成绩的抑扬顺序,尽量考虑审计对象的阅读心情。如适度的肯定其大体上很好,这样审计对象才能对美中不足之处更为重视,有利于审计结果的落实。随着内部审计工作报告逐渐成为单位管理者对各部门工作的重要考核信息来源,审计报告编写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一份精彩的审计报告不但饱含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成果,更应使之成为单位各部门之间隐患防御的宣传工具。
(五)后续审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基层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一种非常糟糕的现象:“年年审,问题年年犯”,其直接导致管理者对内部审计工作能力的质询。故此就“内部审计工作究竟在做什么”这一疑问,最有力的回答是:改变形象,后续审计是关键。一是审计程序不能简化。每一次后续审计都要按照新项目的要求来做立项、编制方案、实施审核、出具报告。二是审计目标要明确。后续审计的最终目标是整改到位。三是发挥后续审计的质量控制考核作用。后续审计的质量控制考核分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单位被查层面的质量控制考核。对审计对象整改不落实、落实不到位的事实披露,追究原因,责任到人。加强审计监督的力度,推动问题整改的进度,保证问题整改的深度,扩大问题整改的辐射面,杜绝同类问题屡查不改。第二个层面是对审计项目本身质量的考核。在后续审计中,审计人员要通过整改的成效,客观分析已发表的审计建议的实用性、适度性。运用pdca、鱼骨图等管理方法和工具对以往审计项目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查找缺陷产生的客观原因。有针对性地完善审计操作程序及项目管控流程;提高审计证据查找的准确性、全面性及审计依据查找的充分性、相关性;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在开展后续审计项目的现场审查中,对新发现的问题要重点分析,特别是对依照审计意见整改后所采取的新流程新举措,由审计对象提出的有异议性的反馈意见,要给予重点关注。应虚心接受来自审计对象的意见,重点测试问题点,若是由以往审计结论造成的,审计人员要及时纠正;若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审计人员要将其视为新的审计重点,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展开问题调查。基层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在单位的管理运营中逐步由幕后转到台前。在未来的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要强大,要在单位管理中发挥作用,在单位管理者心里占有一席之位,就要从自我建设入手。内部审计工作者要更多地接触管理方面的理论,借鉴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专业技术,突破自我、与时俱进,探索建立基层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管理办法,降低内部审计工作风险,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