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第3页)
262 次下载 23 页 2402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从表3中可以看出,小、中、大班教师在100分钟的教育活动中使用评价的次数都超过了100次,小班教师进行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占总数的比例为35.04%,中班教师使用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占总数的比例为36.66%,大班教师使用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占总数的比例为28.30%。尽管教师使用评价的次数随着年龄班的不同而不同,但从X2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幼儿园小、中、大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非正式评价的次数并无显着性差异(X2=4.27,P>0.01),说明教师的非正式评价行为并不受幼儿年龄因素的影响。研究还表明,三个年龄班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均以否定性评价为主,教师使用肯定性评价的次数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由小班的13.48%降到大班的8.63%。
(2)男孩与女孩的差异
可将教师非正式评价的对象分为个体和集体两类。统计显示,在总计371次评价中.对个体的评价为303次。
由表4可知,在教师对个体所进行的303次评价中,对男孩的评价为197次(65.02%),对女孩的评价为106次(34.98%)。X2检验结果显示,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男孩和女孩的评价次数存在显着差异(X2=27.33**,P<0.01)。说明教师在对个体进行评价时,对男孩的评价更多些,教师的注意力很多时候会集中在男孩身上。结合教师评价的态度还可发现,教师对男孩评价的态度以否定性评价为主,对女孩评价的态度则具有肯定与否定兼具的特征,二者的差别并不明显。
四、研究建议
1.应提高对非正式评价的认识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非正式评价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评价中的言语与姿态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引着幼儿发展的方向。首先,教师要明确自身在非正式评价中的角色。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不是命令的发布者。其次,教师应不断地对自身的非正式评价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同时还应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以获取更多的非正式评价经验。应该说,对幼儿进行恰当的评价,不仅能满足儿童希望被关注、鼓励和赞许的需要,同时还能引导幼儿的行为向规范、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2.合理运用各种评价方式
第一,教师应理性地利用肯定性评价或否定性评价,并实现言语评价与非言语评价的有机结合。第二,应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一味地打压、批评幼儿,不利于改善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教师的评价应能激起幼儿爱学好学的情感,从而激发幼儿的内部动机。第三,教师在评价幼儿时,不应只考虑到被评价幼儿本身,还应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最后,教师应结合评价的情境、幼儿的个性和活动的内容等,机智灵活地运用各种评价手段,不断提升非正式评价的水平。
3.评价内容应宽泛,要有针对性
教师的评价应针对幼儿发展的方方面面,适当减少对学习结果和行为规范的评价,应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另外,教师评价幼儿时应减少使用笼统的、模糊的评价语言。教师评价幼儿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评价语言应具体,不能总是用“真棒”“好”等字词评价幼儿,也不能总是呵斥幼儿而不指出原因;第二,评价应指向有关幼儿发展的具体方面,还应带有目的性和针对性,使幼儿进一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并不断接受教师的建议,以调整自己的行为。
4.评价应注重性别差异
儿童由于受到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在其脑生理、成熟水平、环境、父母的抚养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原因致使男女儿童产生了不同的个性特征|61。笔者认为,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非正式评价时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应根据男女幼儿的能力倾向进行有差别的非正式评价,将活动内容和男女幼儿的能力倾向结合在一起,按照不同的标准评价男女幼儿。第二,应对男女幼儿进行有差异的非正式评价。总体来说,男孩性格较坚强、勇敢,女孩比较胆小、细腻,教师在评价幼儿时’应将性格因素纳人考虑范围。
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第3页)2
摘要: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和完善的人格是当代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大部分藏族幼师生来自西藏交通闭塞、居住分散、经济落后的地区,他们的心理素质相对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同学。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优化策略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美术教育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论文
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措施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考察课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
浅谈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多元评议为写字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论文
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论文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探究论文
中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结合论文
图书馆与国民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论文
发表教育论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项目管理沟通的意义和方法
论文致谢的意义和作用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
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
教育论文的写作意义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