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经典论文15篇(推荐)(第15页)
本文共计4496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提高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度
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更好的完成,一定要在企业内部改变观念,高度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利用自我评价的方式,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的建立,通过对经营、财务状况的了解,及早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缺陷,并及时整改。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内部审计部门。协调企业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审计形象,通过促进内部控制审计的快速发展,减少外部审计工作量及审计成本,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增强内部控制审计法规的执行力度
由于受当前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相关法规不够完善,对于企业内部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不强,相关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到位,加大了企业违规操作的概率,给企业带来了各种风险。许多审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与企业管理者相互勾结、铤而走险,出具虚假审计信息,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判断。所以,当前应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政策、法规,严格控制违规操作行为的发生,加大对内部审计人员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使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具有真实性、完整性与独立性。
总之,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尚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高效运行,努力降低企业审计成本,使内部控制审计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源动力。
内部控制审计经典论文9
近几年,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中国经济一直处于下行周期,正在从中高速扩张向质量和效益调整,步入增速调整、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今年乃至未来几年,经济增速放缓、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叠加引发的新问题、新困难、新挑战将会层出不穷。面对实体经济整体下滑,行业经济效益疲软,企业经营亏损严重,必将给银行业带来重重困难,特别是村镇银行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清贷难、收息难、压降难等的风险。信用风险不容忽视,在授信业务内部控制审计方面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内控建设方面
1。组织结构。村镇银行是否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结构;是否明确决策层、监督层和高级管理层以及其他所有与风险和内部控制有关的部门、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
2。目标管理。村镇银行是否确定内部控制目标,以明确本行依据内部控制政策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内控政策目标是否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贯彻执行;是否保证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3。政策制度。村镇银行是否制定书面的内控政策,规定内部控制政策的方针和原则;内控政策是否与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相一致;是否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是否体现对不同地区、行业、产品的风险控制要求;是否传达到相关岗位的员工、指导员工实施风险控制;是否进行定期评审,确保其保持适当性和有效性。
4。信用风险管理。村镇银行信用评级制度和方法以及信用额度的确定是否合理;对集团客户和关联贷款的管理方式是否科学;资产质量监测制度和报告体系以及信贷风险预警机制是否合理;资产质量认定程序和标准是否科学;资产质量基本情况和分类结果是否准确。
5。内部控制措施。村镇银行是否制定全面、系统、成文的各项业务政策、制度和程序,并在一级法人内保持统一的标准;是否定期对政策、制度和程序进行评价和修订;是否适时地对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与修订,内部控制政策与措施覆盖各主要风险点;是否建立相应的授权和审批制度,各级的管理责任明确;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督促职能部门整改;是否制定发生意外事件和紧急情况的预案,有关预案内容完整、措施切实可行;是否定期检查、维护应急的设施、设备和系统并进行必要的测试。
二、信贷投向方面
主要检查村镇银行信贷投向是否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是否继续推进节能减排授信工作,严格把握行业准入、环境评价、能耗审查等政策界限;从严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贷款审计重点是否发放异地贷款,是否向小微企业、涉农产业倾斜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