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安全管理论文15篇(第22页)
本文共计429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维护和检修是确保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两个重要基础,应该发挥基层电力单位和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建立正确的配电线路技术与管理观念入手,从配电线路相关故障划分和影响因素确定出发,探寻有效确保配电线路维护和检修工作的新机制,打造配电线路安全的新体系,对配电线路的故障进行主动性和系统性的预防与处理,以维护和检修为核心,提高配电线路供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在预防配电线路电力故障的同时,更好地实现配电线路的功能。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和维护水平是保障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有利条件,是电力系统得以正常运营的根本需求,也是配电线路运行维护及管理人员的基本工作内容。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执行配电线路工程管理制度和日常巡查,以实现配电线路运行可靠性、安全性与稳定性的全面提升。
2 配电线路维护中的安全管理
2.1 安全管理的概念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全为目的去进行有关安全工作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为达到预定的安全防范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为有效地将生产因素的状态控制好,实施安全管理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五种关系,坚持六项基本管理原则。
2.2 安全管理的关系
(1)安全与危险:在同一事物的运动中是相互对立、相互依赖而存在的。随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安全与危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进行着此消彼长的斗争。危险因素是客观地存在于事物运动之中的,是可知的,同时也是可控的。
(2)安全与质量:质量包含安全工作质量,而安全也包含着质量,交互作用,互为因果。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因素的角度提出,质量第一则是从关心产品成果的角度而提出。安全为质量服务,质量要安全的保证。
(3)安全与效益:安全技术的实施能够改善劳动条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带来经济效益。在安全管理中,投入要适度、统筹安全。既要保证安全生产,又要经济合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安全与效应完全是一致的,安全促进了效益的增长。
3 配电线路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3.1 温度气候的因素
当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基本上是属于人口多、地域广的情况,因此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配电线路的覆盖面大,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些高寒、高海拔等地质情况或一些寒冷、冰雹等天气因素的地区,所以让配电线路的维护工作以及安全管理的工作进一步加大。一方面是人员参与管理维护的难度,另一方面是因为配电线路和各种配电设备因气候条件的影响,从而增加了故障率。
3.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指人们有意或无意而造成的线路故障,而大量的外力破坏大部分是由于管理人员的大意疏忽或人们蓄意而引起的,例如野蛮施工、交通事故、放风筝等。由于输电线路长期都是处于野外的状态,而且范围广、线路长,还处于一些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而这些因素都影响着配电线路维护的安全,还容易引发恶性重大事故。
3.3 配电设备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的电网发展和城市的需求,电网的改造工作一直都在不断进行中,但实际上,改造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很大一部分的配电线路仍然是使用着一些老旧的设备在运行工作,从而给配电网的稳定性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而且这些老旧的设备在不断增加的用电需求量下,已经无法承载电量的需求,因此给配电线路维护的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3.4 管理制度
在配电线路维护过程中的管理需要的是一个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一个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目前较多数的单位电网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和一些规章制度,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却没有一个相对应的机制来保证其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再加之一些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同时又没有相关的管理经验,对于配电线路维护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也没有相对应的措施来解决。而这种情况就会影响到电网的正常运行和人们正常用电,同时也会给自身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和潜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