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推荐】安全管理论文15篇(第17页)

本文共计429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 制订并不断完善危机管理计划。危机管理的一个关键就是能够迅速从正常状态转变到紧急状态,这种转变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危机管理计划的基础之上。制订危机管理计划不仅是为了处理危机,而是尽可能不要让危机发生。通过危机管理计划让危机不发生,才是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通过危机管理计划,高校可以对各类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做出预测和评估,制订应对的策略并做好危机的预防工作,一旦危机发生,高校就可以按照事先制订的危机管理计划迅速转变为紧急状态,为处理危机取得主动权。此外,每次危机结束以后,及时评估危机造成的损失,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危机管理计划,就能让危机管理计划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保持时效性。

  3、根据计划加强对全体师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危机意识。高校危机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预防,预防是应对危机的最好策略,因为预防可以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失,而增强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的基础。高校在制订危机管理计划时客观的评价分析自身的公共安全状况,分析各类危机发生的强度、频率、范围、特征及危害等,通过公共安全教育机制,将危机管理计划内容纳入公共安全教育环节。要加大宣传力度,设置课程及特定的危机训练,使校园中的每个人都熟悉自己在危机中的行为方式,培养师生的忧患意识,使师生在公共安全教育环节里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4、建立畅通公开的信息网络平台。危机的发生往往带有突发性、严重危害性等特点,因此建立畅通的信息网络很重要,首先它能够让高校各部门第一时间了解危机发生的相关情况,彼此互通信息,形成合力应对危机。其次,危机的发生也伴随着舆论的高度关注,危机发生时通过畅通公开的信息网络,向事件相关人员、媒体通报事情的发生、处理的进展等情况,可以抢占舆论至高点,能减少不利于学校的消息、传闻、报道等的传播,同时争取有关方面的同情、支持,为高校顺利处理危机提供一个良好、轻松的环境。

  综合来看,通过制订一套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建立危机管理常设机构,可以使高校各部门形成合力应对危机,提高危机处理能力。而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机制与危机管理计划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公共安全教育与危机管理计划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公共安全教育的目标更明确,内容更充实,更具有针对性。而通过公共安全教育的大力宣传,可以提高师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师生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有效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减小危机发生带来的损失,为高校正常、有序的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为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朱晓斌。 美国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与政策[J]。 比较教育研究, 2004,(12)。

  [2] 程四俭。 美国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及其启示[J]。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8,(04) 。

  [3] 邬强。 地方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策略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08) 。

安全管理论文11

  1、影响煤矿安全的不利因素

  1.1通风设备

  煤矿通风能力的高低取决于通风设备的质量。只有通风设备的质量提高了,才可以满足矿井的供风需要。之所以会出现通风方面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由于通风设备自身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1风机的效率没有达标

  主风机作为矿井通风设备中最主要的硬件设备,能否选择好的主风机直接影响矿井风量的供应和通风质量的高低。所以,主风机的选择相当重要。在主风机的选择上,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矿井可能对通风造成的阻力有多大。如果矿井自身的通风阻力就很大,就必须增大主风机的功率。如果矿井自身的通风阻力很小,那就要将主风机的功率调小一些。要想获得高质量的工作效率,就要让主风机和矿井通风得到恰如其分地匹配。

  1.1.2封闭地方的构建不合理

  一些煤矿矿井为了尽量地节约成本,就会在一些封闭的地方用风门结构。这些风门本身的质量或许就是不合格的,再加上设置的不合理,就会很容易造成漏风的问题。但是往往错误地认为:“风门的漏风量又不大”。其实不然,一个风门的漏风量的确小,但是很多个风门加起来就会大大增加漏风量。这样势必会影响安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