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开题报告 > 正文

博士开题报告十五篇(第15页)

本文共计3532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选题的理论意义

  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背景

  (一)我国外资并购政策逐步放松,XX年11月,外经贸部、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外经贸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与分立的决定》。

  XX年2月,国务院公布《指导外商投资方向规定》;3月,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发布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XX年6月,证监会发布《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设立规则》和《外资参股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规则》。

  XX年10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XX年11月,证监会、财政部、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

  XX年4月,《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开始正式实施。

  在此期间,另外还不断有各种配套的规章或文件出笼。各行业主管部门也陆续发布了一些涉及具体产业外资并购问题的法规,如XX年11月民航总局等部门制定的《外商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等。

  透过越来越密集的时间间隔,大致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外资并购由排斥转为认可、进而转为积极推动的演变轨迹。这也直观地反映出,经过全球化大潮洗礼后的中国拥有了更多的冷静和成熟。

  一系列政策法规的问世,为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扫清了制度障碍。在外资并购可以进入的产业领域上,基本实现了全方位开放,就连汽车、金融、服务等等这些以往甚为“敏感”的领域也已开始解禁:在外资并购的对象上,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都已相继放开,新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更是将允许外资并购的企业扩展到了几乎全部所有制形式;曾令许多外商担忧的外资并购审批程序,也已有了较明确的说法。

  2研究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重要性

  有关外资并购的政策法规尽管己比较齐全,却仍突出存在着两大弱点:一是“层级低”,绝大多数法规属于行政性规章,没有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二是“散乱”,各种法规之间互不一致甚至互相冲突的现象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也就是说,我们离建立一整套权威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还有相当的`差距。

  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跨国并购法律体系一般应包括反垄断法、跨国并购审查法、公司法、破产法、社会保障法等多部法律。而我国目前只有公司法以及证券法、银行法、保险法等部分行业法律有零散的相关规定,而这些法律又都受到适用范围的限制(如公司法只适用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银行法等只适用于特定行业),难以形成体系效率。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跨国并购在促进国内市场有效竞争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中,如何防止外资通过并购形成产业垄断,是各国政府最为重视的问题。

  我国在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垄断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在我国己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对外资在华并购的种种限制都已经取消,但由于种种历史遗留的问题在短期内还不能够完全解决。这些必然会影响外资在华并购活动的展开。

  正是由于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会带来这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进行详尽的研究。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问题的提出、主要内容(提要)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主要内容(提要)

  1、对跨国并购以及外资、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2、对跨国并购与新设投资进行了系统的比较。

  3、最近投资日趋自由化的趋势以及在入世背景下我国外资法律体系的重构。

  4、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历程、模式以及行业选择进行了探讨。

  5、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宏、微观经济效应进行的剖析。

  6、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的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存在的进入壁垒。

  7、研究跨国并购法律体系完善的必要性以及制度建设问题。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研究框架和基本思路、方法;本文的创新及预期成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