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2024年会计专业寒假实习报告范文(第13页)

本文共计7624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定量分析

  1,记账凭证出错情况及复杂交易理解

  这次实训课程为2天,即4个半天,下面就是以4个半天的小组实训进度来总结这次实训定量报告。

  1.1第一个半天共完成30项经济业务

  具体的记账凭证错误分别是:

  金额的规范写法出错主要发生在前8项业务,原因是大家第一次接触到记账凭证书写的规范程度较低,少部分是因为对大写很陌生。

  而金额错位书写在错误之中是占了绝大多数,原因是大家记账凭证看的少,接触少,亲身记账体验少所致;

  相对明细账户的漏写,原因是大家粗心和对原始凭证的忽略所致,原始凭证是记账凭证的依据,而我们恰恰却忽视了这点,这是大家值得注意的。这个错误主要发生的业务是5、8、17。比如第5业务。“5日支付上月欠交税金及社保。”

  当时我们附件填的是5张,并没有将转账支票算进来。比如第8业务。“8日,从长江制造厂购入A材料10000千克,价款8万元,增值税13600元。购入B材料7500千克,价款30000元,增值税5100元,运费5500元。上述款项均以银行存款付讫。当时我们的业务分录为:借:原材料---A80000----B30000

  增值税18700

  运费5500

  贷;银行存款134200

  细看我们这个业务的分录就是未把运费分摊到AB材料当中。

  相类似情况的业务还有17。记账科目及其金额的出

  错,原因可能是大家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靠所致,科目混淆或者借贷方向出错等等是我们经常发生的。

  主要是业务7、8、9、10、13、17、23、24、25.

  下面是关于17业务的分析:

  业务为:19日,购入A材料17500千克,价款140000元;B材料5000千克,价款20xx0元;C材料30000千克,价款90000,全部货款合计250000元;增值税共计42500元;运费7500元;款项已由银行存款付讫。

  当时我们的业务分录为:

  借:原材料250000

  应交增值税42500

  销售费用7500

  贷:银行存款300000

  分析:当时我们就是犯了几个错误。一是我们关于原材料的明细账户“A、B、C材料”,二是我们把运费当作销售费用来记是大错特错。运费应该分摊到A、B、C三种材料中。并且运费的税率是7%。

  正确分录为:

  借:原材料—A材料144200

  B材料20600

  C材料92700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42500

  贷:银行存款300000

  记账科目及其金额的出错,原因可能是大家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靠所致科目混淆或者借贷方向出错等等是我们经常发生的。

  分析:听老师讲解之后,出错率明显下降,但是对于金额的错位书写,仍然没得到有效解决。产生这种金额错位书写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第一,同学们对记账凭证的金额书写不熟练;二是,同学们的粗心大意的习惯所致。经过这次实训,让我们清晰的认识到记账需要仔细认真。要让仔细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1.2第二个半天完成T型账户和48笔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的组合和试算平衡表

  1、有好几次将附件及人员填写错误,有时候也会将金额的大写填错。

  2、因为业务多,T型账户的编写中出现了7次数字填写错误和借贷两方的混淆,除了这些失误,第二个半天没有出现任何错误。

  分析前两半天的出错情况,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和同学们的熟练程度的提高,相比前半天而言,后半天的出错数额大大降低,这就印证了“熟能生巧”的结论。所以,以后我们必须经常练习,在出错时多总结经验教训,虚心请教有经验的人员,以便自己提到较大提高,真正成为业务熟练的称职的会计人员。

  2、记账的熟练程度

  来越少,记账的熟练程度原来越高。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登记记账凭证和试算平衡上面花费的时间较多,说明大家对记账凭证的知识掌握不足,也缺乏经验和联系,需要在记账凭证上面多下功夫,关于试算平衡是因为我们前期对分录的填制不正确。

  3、对复杂交易的理解:

  对于复杂交易这方面我们小组认为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计提坏账准备:

  2、计算应交税金;

  3、结转所得税等等。在最开始的时候,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小组的成员一直认为应该共同商量着来应对,可是经过商量,觉得太浪费时间,而且这个效率不容乐观。并且,准确性不够高。所以我们就用几个人来负责,并采取上网查询,向老师询问,向比较懂的同学询问。使得我们比较快的解决了问题。比如说30、33等几笔交易,要注意每月折旧(摊销)的时候应该以每年的折旧(摊销)的金额除以12计算出每个月的折旧(摊销)金额,在期末进行最后交易的时候注意记录这些折旧(摊销)的数额。而计算应交税费的时候应该注意每一笔的数额,不能算漏,否则最后的结转结果会出错。比如说我们做的41笔交易计算本月应交税费并结转未交增值税,我们开始做的时候就是以讨论为主,最后结转就有问题,后面我们就分工明确的去详细计算并记录,这也让我们准确的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