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习报告 > 正文

关于个人教师述职报告(第28页)

本文共计5772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尊敬的各位老师和来自各校的,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在这儿和大家一块交流的话题是:如何打造愉悦加高效的课堂。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打造“愉悦+高效”课堂是我校一贯倡导的教学理念。在平时的政治课教学中,我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努力实践学校倡导的“四段一贯式”大课堂教学,并结合政治课的学科特点和班级学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爱心为灵魂,以提高业务素质为基础,构建八种课堂,努力打造高效加愉悦的课堂,争做学生喜爱的老师。

  一、以爱心为灵魂,用爱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和朋友,善待每一个学生。放下架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以平等、博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用爱心为学生送去阳光、雨露,让祖国的花朵在爱的阳光的照耀下,健康茁壮的成长。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仅仅有一颗爱心还是不够的。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与经验。如果一个教师经常在课堂上出现一些知识性的低级错误,久而久之,就很难获得学生的尊重和认可,也就很难打造愉悦高效课堂了。为此要想做一名好老师,就要不断的加强业务学习,更新教学理念,不断自我充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的集体备课、校本培训等各项教科研活动,吃透教材、认真备课。为打造愉悦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打造高效愉悦课堂还要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艺术,改变政治课枯燥乏味、政治说教的面孔,使之趣味盎然,为此我主要努力打造八种课堂:

  1、激情导入的政治课是最成功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扬、动听、气势磅礴,就很容易吸引听众。一节课,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如“新闻播报”“表演小品”、“故事大比拼”、“播放乐曲”等,或者设计情景,激情导入,让学生在愉悦兴奋的情绪中进入课堂教学,必然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2、贴近生活的政治课是最亲切的

  让政治课充满“生活味”和“人情味”,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在政治教学中我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家庭学校周围,学生看得见,感受的着的事例,

  让身边的事实说话,让学生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多举身边的例子,多联系自身的实际,多谈自身的感受,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课堂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增强学生的亲切感。这两幅照片就是我在讲解“团结就是力量”时,我出示的我们班同学在运动会上团结拼搏、夺得团体第一名时的照片,这幅照片是在讲为集体作贡献时用到的班里的几位同学在我校运动会上奋力拼搏的场景。

  3、联系时政的政治课是最鲜活的

  在课下与学生聊天时,提起日本核辐射、瘦肉精事件、利比亚战事学生们津津乐道;由此可见,鲜活的时事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政治课联系时事政治既可以引导学生关心国家社会的意识,让政治学科充满时代气息,也体现了政治学科特点、还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乐趣,可谓一举多得。如通过探讨日本地震及核辐射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通过讨论“瘦肉精”事件和“上海染色馒头事件”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本“做一名聪明的消费者”内容的理解。为此,在每节政治课前5分钟,我都增加了一个固定栏目,就是“新闻快递”,让同学们向其他同学播报近期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或身边的重大事件,并让其他同学作为新闻评论员加以评论。这幅照片就是课前一位同学在利用报纸给同学们进行“新闻快递”的一个镜头。

  4、开放动感、情境体验的政治课是最生动的

  活泼的授课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我经常课堂上使用“小品表演”、“快乐竞答”、“挑战高手”、“辩论会”、“开心游戏”等形式,还曾用过“小小法庭”、“我来当老师”等模拟形式,或讨论,或讲座,或辩论,或演讲,或抢答,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这些形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小小法庭”上,学生们用学过的法律知识过了把“法官瘾”,既掌握了知识,又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在学习孝敬父母时,课堂上则成了“歌唱父母的歌咏比赛”,在谈到培养高雅兴趣时,则成了同学们的才艺展示课。这几幅图片就是同学们在歌唱父母、展示才艺、体验交往重要性的照片。在学习保护环境资源时,我则让同学们回家进行调查,然后写成调查报告。在学到中学生应如何保护环境资源时,索性把课堂搬到了课外,让学生现场到校园里捡拾垃圾。有时借助实物、照片、漫画、图形这些教学中直观教具,“再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