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论文(实用)(第27页)
本文共计5199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内部审计文化建设
近年来,安徽省电力公司高度重视审计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凝聚力和对审计人员的约束力,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树立审计人员良好的外部形象,全面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责,推动审计工作向风险型、绩效型转变,不断加强审计文化建设。
1.大力宣贯内部审计理念。内部审计是经济平安预防、监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监督、防范、增值、服务”为公司内部审计理念,监督经营行为,防范经营风险,增加企业价值,服务发展大局。监督经营行为是内部审计的核心职能。在组织开展审计工作时,严格遵守国家法规,履行自身的审计监督职责,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经营活动等进行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加强对人、财、物、用电营销等重点部位的监督,按照国家实施的法规、企业制度规定等,判断其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评价经济责任,提出处理、处罚违纪违规行为的意见和建议。督促被审计单位纠错防弊,遵守财经纪律,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防范经营风险是内部审计的价值所在。审计要以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制度为重点,深入分析研究审计发现的问题,揭示问题存在的根源,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通过审计促进经济风险评估与防范机制建设,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达到实现公司经济平安的预期目的。增加企业价值是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审计要始终以增加效益、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目的,努力推动内部审计由查错纠弊型向风险型、绩效型转变,由事后查处问题向事前、事中揭示风险、提出建议转变,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服务发展大局是内部审计的现实要求。内部审计要坚持监督与服务的统一,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审计要为企业经营活动服务,通过审计检查评估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和有效性,保证公司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审计要为企业管理服务,通过审计及时发现和揭示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内控制度和内部管理的完善与加强;审计要为企业决策服务,通过审计提出意见和建议,为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实施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牢固树立内部审计价值观。。内部审计人员要树立“独立、依规、公正、进取、奉献”的`内部审计价值观,首先,独立是内部审计文化最根本的特征;其次,依规是内部审计机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第三,公正是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时的价值取向;第四,进取是审计人员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品格体现。第五,在整个内部审计价值体系中,奉献是道德基础。
3.积极构建内部审计文化的体系架构。。从“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个方面构建审计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努力营造并形成保障有力的审计机制、健全有效的制度体系、健康向上的审计氛围、无私奉献的外部形象,真正做到将内部审计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
3.1夯实内部审计物质基础。物质文化建设审计文化的重要理念,要求机构独立、保障有力,通过夯实内部审计物质基础可以培育物质文化营造良好的环境。
3.2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为审计工作顺利运行奠定基础,同时可以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帮助审计组织正确履行工作职能。内部审计制度涵盖广泛,彼此之间相互衔接,并且完善的审计制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审计文化水平和高度。
3.3引导内部审计行为追求。审计行为文化反映着审计人员的精神状态,体现着审计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努力形成有利于审计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审计人员的全面发展的行为文化。
4.塑造良好的审计形象。在审计文化中,审计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努力形成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良好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把审计队伍建设成为政治上坚定、作风上过硬、业务素质精良的“控制专家”和“风险顾问”,为促进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服务。
四、打造面向未来审计文化的措施
1.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领导。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只有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领导,将先进的思想理念转变为审计制度、审计行动、审计成果,进一步形成审计人员的追求,才能形成优秀的审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