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学生实习报告汇编(第6页)
本文共计6749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再次,通过这学期的诊所实践,我对法律诊所也有一点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从诊所价值看,知识产权法律诊所作为一种为法学专业学生获得法律经验、培养实务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结合具体的法学相关职业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色,是对传统的单纯堂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对于培养大量的法律事务人才并加深其对知识产权法理论性研究的理解和积累实践配套经验具有积极意义。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是学习法律必不可少的,诊所的目标不仅是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公益意识、社会责任感。
第二,从诊所教学规则看,除了堂理论讲授,也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的机会。专业实习作为诊所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学学生掌握系统的法律理论知识与技能,熟悉与掌握司法程序,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路径。学生深入实践的基地是由教师精心选择的与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相关、具有公益性质的专业机构或者法院。诊所式教育是在有丰富知识产权经验的教授、法官、律师之下,对法学专业学生在提供法律援助咨询、法院知产庭实习以及参与律师办案过程中提出专业指导意见,切实锻炼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并且促进学生对法律理论的深入理解,以实现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的真正统一。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法学基础,对各法律部门的相关法律制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并且对于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诊所在教学过程中也十分注重教授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只有理论功底扎实,才能更加灵活地运用。
第三,从诊所的堂教学看,程内容安排丰富,同时非常注意锻炼学生的自主展示能力、营造堂轻松氛围。每周都有同学根据自己的实习内容进行总结、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归纳并展示一些实践或者理论问题留待大家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活跃和发散思维,改善和提升思考能力、思维方式。在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人观念和有一定的法律人思想觉悟。学生讨论之后由老师进行点评、总结、分析,对具体问题提出专业解答,做出解释,以促进学生对知识问题的掌握。
第四,从我本学期在知识产权法律诊所的亲身经历看,诊所教学办的确实非常成功,但是我认为也有一点不足之处。本学期设定的实践基地距离学校有些远,学生需要从早上五点多从学校开始准备出发至晚上八点回到学校,路途时间较长。大多数学生起初难以适应,久而久之难免产生疲惫心理以致影响到白天的实习工作。但不否认,也有学生作息习惯规律,能够较早容易适应这种实习生活。所以我想,是不是诊所在以后办学时考虑这一点,可以设置远近不同的实践基地,允许学生依据其生理习惯、兴趣爱好等自由选择。
总之,我觉得知识产权法律诊所的现行教学模式及程内容都非常合理,同时也需要结合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加以适时调整和改进。在诊所的这段期间,老师无论是在理论知识上还是在实践问题上,都给予我很多的指导和帮助。xx区人民法院知产庭的法官对我悉心、亲切指导,也令我难以忘怀,如今感觉自己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个人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非常感谢诊所提供的这样一个学习与实践机会,由衷感谢各位老师及法官!
有关学生实习报告汇编(第6页) 篇6
组织单位:法律与政治系
*人才交流中心
参观主体:*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班全体同学
参观流程:
(1)我系师生一行乘校车至安徽省人才交流中心
(2)于省人才中心会议室听主题报告:省人才中心副主任王静、我系陈老师以及省人才中心市场部部长熊建勋、培训部部长方江、人事代理部部长余松柏分别就省人才中心的情况及人事代理、人才派遣等相关领域做了主题发言。
(3)我系老师带领同学参观了省人才中心的人才交流大厅
实习目的:
专业认识实习是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们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我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了解专业工作的实际、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学科,与之相关的专业实习是巩固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化我们对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熟练程度的一项基本的培训实践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