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论文(第4页)

本文共计1372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3教材作用难以发挥:在当前阶段我国所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是存着很多的潜在德育教育内容的,但由于教师的认识不足,认为德育教育是思想品德课上的内容,因此对这部分知识的利用也不够重视。在教学中仍然各司其职,采取一带而过的形式来进行德育教育。不仅导致德育教育的效果难以发挥,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实施,发挥不出语文教材的价值。

  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3.1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教师在教学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关键人物。当前阶段在小学当中教育体系已经开始向全面化方向发展,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要适合教育的发展及趋势,能重视师德修养的提升,为综合素质的培养做出表率作用。同时,教师要计划的提升自我,在教学中有意的、系统化的渗透思想道德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下逐渐受到影响,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对于学生的思想品质建立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3.2正确利用教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德育教育内容,但有些德育教育内容并不够明显,有着一定的隐含性。作为教师就需要深入的对教材进行研读,挖掘到当中所包含的德育内容,可从而在教学中更好的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的词汇和句子,理解在这些内容中所包含的实际含义和价值,并让学生认识和感受祖国的语言丰富多彩。对于教材的剖析能让学生在知识性的内容学习基础上进一步的得到德育知识的训练,让他们进一步的感受到德育内容,为他们未来素质发展做出贡献和保障。

  3.3将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师生关系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因素,因此教师要想提升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积极性,那么一定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更好的关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树立起“以生为本”的理念,对学生要表示出关心和关爱,在教学中更加要为他们营造出相应的教学氛围,促使师生关系能得到递进。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真正的形成了良好的关系,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对于教育的效果提升也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结语

  语文作为文化素质培养的关键课程,德育教育几乎是伴随始终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日常的教学中让语文教学发挥其育人的作用,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渗透德育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到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德育上的培养,为素质提升提供保障。但教师也应当注意,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学生的发展过程,要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德育教育,促使学生能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少卿.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学周刊,2015,(06):77—80.

  [2]宋瑞瑞,任美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2015,(02):77—80.

  [3]戴睿.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65—69.

  [4]高晓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3,(05):56—59.

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论文(第4页)4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素质教育方式,小学语文素材中有广阔的德育知识。小学语文老师们的教学工作不能单纯培养小学生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们的德育素养。在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们活泼主动地发展德智体美的素养。本文笔者在结合具体实例的基础上探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新课改下的重要教育目标,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学校教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保证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当下的小学教育工作,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更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接下来我们就简单地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初步探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