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第17页)

本文共计315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6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参考文献:

  [1]张旭光.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电子制作,20xx(24).

  [2]孙文萍.小学教学管理若干问题的分析与解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4).

  [3]郭志文.浅谈小学教学管理的优化策略[J].时代教育,20xx(16).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第17页)14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一、乐于提问

  1.艺术性提问

  注重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又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对已有认知结构进行重新组合、编码,从而更好地表述要表述的观点。当然,所提的问题要有难有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借助提问的翅膀,飞翔在知识的天空。

  2.在激趣中提问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时,学生学习起来就能集中注意力,就能对语言材料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师要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提问引发“头脑风暴”,同时让学生在回答过程中有成就感。

  3.在互动中提问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一方面教师通过重复、追问、更正、启发、评价等手段,逐步引导学生向更新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去思考探究,另一方面师生可以采用角色转换的方式,让学生当老师,以此营造崭新的教学氛围。

  二、善于思考

  学与思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教会学生善于思考,就要教会引导、体验、领会的技巧。

  1.引导

  语文课堂教学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验

  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课堂为学生的“训练场”,让学生“体验”课文内容,从而真实地体会出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像进行朗读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课文中的激昂处来个激昂,悲伤处来个悲伤,从而促使学生不仅仅感知外在的美,还能进入内心,进行激荡情感的品味。

  3.领会

  要指导学生领会课文的表达内容,使学生从中学到作者是怎样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运用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中心和体现写作意图的。

  三、勤于练习

  有了学与思,接下来就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听说读写练习,同时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听说练习

  听说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可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加强“听”“说”练习。

  (1)制卡片。生字和词语教学,要改变课堂上教师念、学生写的惯例,可把生字、词语制成卡片,由同桌或同组一个同学念,其余同学写。生字、词语卡片,便于学生在轻松学习中进行听说训练,掌握知识。

  (2)听故事。以一个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先让一个同学讲一个简短故事,其余同学听,然后让其余同学来复述故事,看谁复述得最完整。每组推举一名优胜者,周末进行一次“优胜者比赛”,增强听说训练的吸引力。

  (3)做游戏。以纵向座次为小组单位,做“听说传话”的接力赛游戏。第一个同学拟好一个词语或一句话,依次传到最后一个同学,看哪一组听、说最正确,即要求说的人发音准确、听的人听正确。学生听说能力在浓厚兴趣中得到提高。

  (4)用插图。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配有很多插图,可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或从上到下观察,或从左到右观察,可作适当联想,一个同学说画面内容,其余同学听后补充发言。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和观察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和思维能力。

  2.读写练习

  课堂教学离不开读写练习,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提高课堂上的朗读质量,又要加强课外阅读能力的训练。

  (1)课堂朗读。课前听教师有感情地范读,或听课文录音磁带,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选学生试读,其余学生讨论试读学生是否正确流利、是否表达出了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再范读,学生再试读,再讨论交流,学完课文再让学生朗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