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音乐鉴赏论文(第8页)

本文共计394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大学音乐鉴赏教学审美探析

  与常见的音乐评论相比,音乐审美探析还是有着一定的不同的。音乐评论的重点在于音乐作品创作中的音乐逻辑考量。而音乐审美探析则更加着重于音乐情感感知。对音乐作品进行审美评价时,需注意充分考虑到多种艺术元素,以此帮助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一,对音乐作品的艺术形式、情感充分考量,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及内容做创新拓展处理。第二,在对音乐内涵充分感知的基础之上,对音乐的表达形式做创新处理,对于其艺术评价信息进行反馈。对于音乐的审美评价并非单指对某音乐作品的评价及结论,而是需注意有机结合理论认知、个人音乐情感、听觉感受等多方面的内容,充分发挥出个人的艺术想象力,进而加强音乐作品的精神影响力。

  三、加强大学音乐鉴赏理性及审美教学策略

  (一)加强音乐艺术文化欣赏

  在大学音乐鉴赏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缺乏必要专业化的艺术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注意对自身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做完善化处理。并运用丰富化的教学设备等对音乐教学的方案进行科学设计,并在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完美融合音乐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为音乐艺术鉴赏教学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助力。

  (二)加强音乐作品背景文化的融入

  在大学的音乐鉴赏教学中,音乐作品评价与鉴赏并非仅着重于音乐演奏技巧,音乐作品自身便包含着丰富的音乐艺术文化背景,能够充分地表现出音乐知识的广度及深度。所以,在音乐鉴赏教学中,需注意加强对音乐背景文化的导入,尽量丰富学生的`音乐鉴赏知识,进一步提升音乐审美品位。

  (三)参考多种音乐文化元素,丰富地区民族音乐作品

  音乐艺术文化发展的历史极为悠久,且现已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系统[2]。在我国的各民族地域均具有极为丰富的音乐资源,对于音乐理性探析及审美教学而言,能够充分发挥出极大的作用,因此需将其作为音乐鉴赏理性及审美研究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予以设计。

  (四)拓展音乐教学课程,加强音乐鉴赏实用性

  在现今大部分高校的音乐鉴赏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及模式均将西方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模式作为基础。音乐及艺术文化的逐步积累,使得现今采用的教学模式与音乐艺术实际完全脱离。所以,在高校的音乐鉴赏教学中,需注意对大量的音乐资源及素材做更新、拓展的处理。除却对音乐理论知识做详细讲授之外,还需注意加强音乐鉴赏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此帮助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及审美能力。

  (五)加强合作式学习,强化音乐探析交流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对某个音乐作品的风格、文化背景等进行全面的探究。在各小组中的每个学生均属于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在小组中可以充分表达出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3]。与此同时,在小组探究中,各类观点层出不穷,也可帮助促使学生对音乐知识内涵进行全面考究,这就是音乐鉴赏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直接表达。

  四、结语

  在大学音乐鉴赏教学中,理性认识及审美评价的运用,是帮助学生充分科学感受各类音乐的基本原则。积极把握住各种音乐情感的内容抒发,对不同音乐形式做区分化处理,则是理性认知及审美评价的基础性材料。以一个科学正确的态度看待大学音乐鉴赏教学工作,才可帮助有效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进一步推动整个音乐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鑫.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的理性与审美探析[J].艺术科技,20xx(4):367.

  [2]罗丹阳.大学音乐鉴赏教学的理性与审美探析[J].音乐大观,20xx(8):

  187-188.

  [3]师芳.音乐鉴赏中的理性与审美[J].戏剧之家,20xx(9):118.

音乐鉴赏论文(第8页)6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目前,高职高专部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有一定局限性,分析高职高专艺术类音乐和美术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还不够,我们认为要加大力度探讨研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