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习报告(第15页)
本文共计2927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社会的进步靠人才,经济的发展靠人才,但什么样的人算是人才呢?我们怎样才能成才呢?首先是修身。品德是评价一个人的关键,更是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德才兼备才可称为真正的人才。小到关怀备至、乐于助人,大到虚怀若谷、大义凛然,都体现着品质和德行的光芒。其次是求学。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是为才。所谓真才实学,求学才能成才,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积累中坚持不懈,坚毅自强。最后是扎实。实践中有这样一句话——越具体越深刻,在我心中激起阵阵涟漪,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把每件事做到具体细致才能刻骨铭心。
暑期社会实习报告(第15页) 篇24
实践的第一天便是心肺复苏操作方法的培训。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并不复杂,看一遍教学视频之后便学会了,在模型上操作的时候也没有什么难点,只不过需要花很大的力气,但有时害怕自己掌握不好力度。人工呼吸相比之下就难学了,刚开始,我的动作根本没有效果,虽然后来渐渐有所改善,但我仍然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开展急救。在假人身上能毫不顾忌地完成急救,在真人身上呢?在那样紧张的时刻,自己到底会不会因为顾虑太多而无法完成急救?原来再精准的动作,再完美的培训,都不过是铺垫,最重要的是能够临危不乱,这才是一名合格的急救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技能与内在冷静镇定结合在一起,方能完成“在死神手中抢回生命”的艰难的任务。
我觉得急救人员最需要具备的有四大素质:一是冷静,二便是细心,所谓胆大心细便是如此。在观察周围环境时能否发现潜在的危险?在短短十几秒钟内是否能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状况?在进行心肺复苏的时候能否有效果?这些都考验一个人的观察能力,都说“细节决定成败”,自然不单单只学习与考试,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多观察,多思考,想来不仅对自身的细心程度,观察能力大有裨益,兴许还能发现一些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暑期社会实习报告(第15页) 篇25
儿童社会工作关注儿童的成长环境,侧重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孩子自主自觉地学习性、创造性。看着可爱、顽皮的孩子们多想将自己的知识倾囊传授给孩子们,让知识的能量在孩子们身上发挥作用。生活中我时常注意提醒孩子们身边一点一滴的知识,将简单的英语对话运用到生活中,甚至可以英汉结合,只要达到交流的目的即可,寓教于乐,孩子们亦是记得不亦乐乎;另外将课本中的对话设为情景表演,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学生们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是高兴不已,没有了以前对应于记忆的绝对排斥态度,作为老师的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理论知识教我抓住孩子们喜欢游戏、娱乐的心理,将学习溶于娱乐。面对调皮而又可爱的孩子们,我想或许我还可以在这片小天地里展现一下儿童社会工作者的魅力。
早已习惯于站在讲台上面对一群可爱的孩子们,这次的第一堂课我变得不再紧张。尽量让自己的目光变得柔和,扫视全班,我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一年前、两年前都有同一张可爱而又略带顽皮的面孔迎接我每一次补习班的第一堂课。顿时,一股暖流流过心间,真没想到还可以碰到以前的'来学生。其他同学也都乖乖的坐在那儿等待着我这英语老师的第一节课。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暑期实践生涯。
别人都说自己脾气好适合做老师,开始自己还真不相信,不过经过这两年的暑期实习教课,自己也发现自己的性格好像真的挺适合做老师的,温和又有耐性。好像天底下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面对各有特色的孩子们,我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自己拥有的知识尽可能的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掌握到最多。终于体会到了那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了。
暑期社会实习报告(第15页) 篇26
七月骄阳似火,我们学校奏响了奉献的热情乐章。正是这样的盛夏时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正在热火朝天的举行……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达到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力相结合。因此,我们学校纷纷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以期望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达到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服务社会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