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论文【汇总15篇】(第13页)

本文共计4184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3重视建设项目管理的标准化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化问题已是抑制我国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抑制网络平台项目管理的效率的主要因素。在发达国家,建设工程信息的标准化工作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例如德国的国家标准DIN273是建设工程费用结构的分解,它是德国最早颁布的国家标准。 现在不仅形成了国家标准,而且有几个国家统一的地区标准,如北美有统一的工程分项标准,并将更进一步地逐渐形成统一的国际标准,如由ISO开发建设信息分类系统(CICS)的基准体系的UNICLASS系统。 而在我国,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连一些基础性的建设工程项目信息标准都没有,如建设工程费用分解结构、全国统一的建筑工程项目划分方法和编码标准都是没有的。

  3.4按照计划确保工期的正常合理实施

  工期管理是指计划、执行及定期检验更新土木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各阶段的工期计划。工期管理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在既定资源条件下的工期计划,第二层次是探讨合理资源条件替代变更后的缩短工期计划。二个层次应循序渐进,都是工程管理追求的目标。工程管理最主要的目的为由全盘性的工期规划资料,探讨降低工期途径,以减少投资风险,灵活的资金调度,减轻借贷利息负担。控制并降低工期的另一个效益为建筑设施得以如期甚至提早使用,使资源充分利用,并可提供运营效益。良好的工期管理可以使人、机、料等资源得到合理、妥善的规划应用,避免盲目赶工,造成资源浪费。现行大多数工地工期管理方法,为工程负责人开工前,以人力制作简单的横道图或网状图,作业项目则以结构体施工为主,至于繁杂的装修工程都以一个作业项目,工期则为三个月或五个月等来涵盖。

  3.5重视建立建设规范化的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

  建立科学的、规范化的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包括项目管理模式的确定、项目管理组织设置、项目管理组织职能分解、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和项目管理信息流程。在网络平台上的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还必须解决企业和项目的信息交换、企业和项目信息整合与标准化(如WBS、CBS、OBS编码的标准化)问题。 这套系统有效的运作是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工作,而不仅仅是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项目管理的应用软件。过于追求计算机、网络和项目管理应用软件的先进性,而不在项目管理系统上花时间和费用是无法实现项目管理现代化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目标的。

  3.6加强培养优秀的项目管理队伍

  项目管理队伍是由项目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职能管理者、项目经理和操作层人员等组成,之所以应当重视项目管理队伍,是因为管理层不仅是相应的项目管理执行者,同时也是这一层次的决策者,决策者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未来,更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功与失败。企业造就一支优秀的项目管理队伍的前提是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技能的培养固然重要,项目的系统化思想更需要逐步建立并扎根于各级管理者的头脑中。企业应当建立培训规划,规划的重点是对高层管理人员项目管理理念的培养,培养一支优秀项目管理队伍的过程也是一个“项目”,管理层的支持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决定着该“项目”的成败。

  3.7采用4D模型技术进行管理创新

  4D模型是在3D模型基础上,附加时间因素,将模型的形成过程以动态的3D方式表现出来。4D模型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是以建筑物的3D模型为基础,以施工进度计划为时间因素,将工程的进展形象地展现出来,形成动态的建造过程模拟。4D模型不仅仅是一种可视的媒介,使用户可以看到建筑物施工过程的图形模拟,而且能对整个计划过程进行自动优化和控制。4D模型建立建筑物建造过程中各结构构件之间、施工工序与结构构件之间、结构与材料之间、施工工序与场地布置之间等诸多复杂的依存或继承关系,研究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施工效率或结构安全的影响,动态模拟相应的变化过程,最终实现优化控制和相应的资源管理。

  4.结束语

  综上,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不仅是实现具体的目标(工期、质量、费用),也应做到项目建设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否则可能重蹈以前投资失误、失策、失控的覆辙。这也是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上升到“方法论”的意义所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