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实习报告模板集合(精选34篇)(第6页)
33 次下载 31 页 53200 字【 字体:大 中 小 】
1.1.日照地理概况
日照是黄海之滨新兴的港口城市。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山东省东南部,山东半岛南翼。北依青岛,南临江苏省连云港,西通中国内陆诸省区,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3]。
1.2.日照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某区域拥有的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积极作用、相对其他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因素。决定区位优势的因素 ,既有传统意义的硬件优势 ,如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交通运输优势、信息通讯优势等 ;更有现代意义的软件优势 ,如政策优势、市场潜力优势、市场化优势以及对外开放优势等[4]。
日照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位于环太平洋经济圈、泛黄海经济圈、中国沿海经济带与新亚欧陆桥经济带的结合部,是中西部沿桥地区的便捷出海口和对外开放窗口。日照处于山东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半岛城市群和鲁南经济带的结合部,是两大经济区域的组成城市,是鲁南经济带的唯一出海口,是山东未来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两港通四海、一桥系欧亚”,港口、铁路、公路、航空构建起日照的便捷交通网。
日照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其赢得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蓝色经济区
2.1.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为第一个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历史性地把包括日照在内的山东半岛的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5]。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建设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
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全面提升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6]。规划提出,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 、海陆统筹的原则,优化海洋产业布局,提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地位,壮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海洋产业集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两个增长极;优化海岸与海洋开发保护格局,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优化沿海城镇布局,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打造滨海特色旅游带,分为海洋旅游带、海岸旅游带和滨海腹地旅游带。
2.2.蓝色经济区带来的机遇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之一[7]。区域管制是指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社会治理方式。
日照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一极,作为鲁南临港产业带的中心区域。蓝色经济区这一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区域管制政策,为其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这个“蓝色机遇”[8],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是从发展定位和区域合作来看,日照在山东半岛发展定位非常明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定位是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在这个布局中日照作为两极之一是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这对日照的发展创造了一个重大的机遇。在日照的区域合作方面,与青岛、潍坊作为一个城镇化的组团,一个新兴城镇组团,又为其城镇发展扩展了合作共赢的空间。
二是在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发展方面,在规划中首次明确了日照市要发展成为“钢铁精品基地”、“现代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汽车零部件基地”、油气储运加工基地、海洋工程建筑基地、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海洋生物产业基地、海域生态环保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海洋文化和海上运动产业基地、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区等,这些基地都构成了作为日照市发展的总体产业布局的重大机遇。
三是从基础设施的机遇来看,这次在这个国家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日照港,并且以港口为龙头带动,进一步构建像铁路、公路、机场还有能源、交通、水利等一系列的基础设施。从而使日照在基础设施方面形成以港口为核心战略资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对日照的发展来讲也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