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论文[精选15篇](第22页)
本文共计4369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4检测单位专业素养的缺失
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部分检测人员专业知识欠缺,综合素质也普遍偏低,对日常检测工作不够重视,普遍存在未按相关检测标准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和虚报检测结果的现象,使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偏离了其根本初衷,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2.5试件尺寸和精度
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试件的尺寸和精度也会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产生相应的影响。在实际的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相关工程负责人和检测人员需要提高试件的尺寸进度水平,从而避免试件检测过程中的误差,以确保试件检测的`精确度。不同试样的尺寸和精度要求是不同的。部分检测人员专业知识不达标,专业技能欠缺,不能够对建筑材料的尺寸精度进行准确的把握,导致其不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判定,造成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误差。
2.6误差及数据处理
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普遍存在相应的误差,但检测人员必须将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避免对建筑工程后期试验结果产生影响。检测人员操作不当或者检测过程中的不规范和设备精度都会导致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误差。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误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同一实验中,试件与试件之间的误差、同一样品不同试件之间的误差、同一样品在不同设备上的误差、人为因素和外界因素导致的误差。
2.7检测设备落后
部分检测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不重视对新型检测设备的应用,导致检测设备性能落后、检测功能有限以及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普遍偏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材料检测的精确度,并且在检测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随着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日常需求的增加,建筑材料的种类和性能也不断增加,传统的检测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建筑材料的监测需求,造成其检测质量和检测数量的不达标[3]。
3完善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措施
3.1规范材料取样
建筑工程施工中涉及到的建筑材料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多。相关负责人要结合具体工程情况,对建筑材料进行抽样调查,使其代表建筑材料的整体性能和质量。同时,相关负责人要规范建筑材料取样工作,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样品进行检测,从而确保建筑材料整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2提高检测人员职业素质
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检测单位要注重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确保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避免其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操作不当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造成相应的影响。同时,检测单位也要注重检测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避免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不文明检测行为的发生,从而确保建筑材料检测的精确度。
3.3确保检测结果有效并符合标准要求
检测机构要加强与委托单位的沟通和交流,确保其按照行业相关规定,对检测项目进行委托。监理单位要对检测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核,并对检测项目进行检验,看其是否符合验收规范,其监测结果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监督机构要加强对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核,避免其业务超出资质范围或者检测行为不规范。同时,检测机构要对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批评。
3.4仪器设备要配备正确
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检测设备的长期不使用或者不注重对检测设备的日常维护,会导致检测设备的精确度和灵敏度下降。部分检测人员在检测设备使用完毕后,不注重对其进行调整和维护,使其对后期建筑材料的检测产生相应的影响,使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出现误差,从而影响试验结果。检测人员在试验完成后,要对检测设备进行检查和调整,避免影响后续使用[4]。
3.5环境温度和湿度要稳定
确保环境湿度和温度的稳定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系统误差,从而确保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水泥、混凝土、沥青等建筑材料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很大。比如,检测人员在混凝土强度检测过程中,要采用标准的养护试件,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1或2昼夜,然后对其进行编号和拆模,并放入温度为20℃±2℃,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进行养护。
4结语
随着生活理念的革新,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整体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材料检测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后期质量。工程负责人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引进先进的建筑材料检测理念和检测技术,确保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精确度,为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提供基础和保障,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