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论文汇总(15篇)(第9页)
本文共计5500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4、检验数据处理在对实验的数据方面处理方面,需要对一部分材料的实验结果进行取舍,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正常准确性,比如在水泥胶砂强度的实验当中,如果实验当中出现的3个强度值超出了平均值的10%以上,就应该对其数据进行剔除的处理,在建筑材料的实验数据当中,不同的材料在数据方面都有不同的取舍方式,在进行取舍的时候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做出相关的取舍,从而来减少数据误差的传递,最终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度。
5、数据误差处理在对建筑材料进行实验的`时候,最终得出的数据在一定程度是具有数据方面的误差的,主要是由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的差异、材料的均匀性、设备仪器以及环境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影响,都会对检测的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对于数据误差方面,如果在同一组之组件之间存在误差,数据误差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是允许出现的,一旦超出允许的范围之内,就需要进行相关的取舍了。如果同一个组件分成不同的组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实验的时候所产生的误差就称之为平行实验误差;如果同一个材料在不同的实验设备上得出的数据误差就称之为再现性误差或者对比实验的误差。在此种情况下,应该进行多次实验,来提升本单位的实验质量。
6、加荷速度影响在进行实验的时候,如果加荷速度处于较快的程度,实验的变形之后再相对应荷载的情况下,所测出的强度值就会比材料原本固有的材料强度强,在此种情况下,对于加荷速度应该进行控制,从而防止由于速度而导致的材料变形情况出现。结语: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当中,施工材料的质量是建筑工程整体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检验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在对建筑材料进行相关检验的时候应该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科学严格合理的检验,充分保证检验信息数据的准确性能,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方面可以得到建筑材料最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从而保障建筑方面的整体质量,积极推进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郑恺.如何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J].建材发展导向(下),20xx,(11):57-57.[2]孙达文.对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注意环节探讨[J].建材与装饰,20xx,(43):54-55.
建筑材料论文7
1目前存在的问题
1.1内容多而散
《建筑材料》课程通常作为新生入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针对施工员、监理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岗位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次,该课程涉及的材料种类较多,涉及到:水泥、石灰、钢材、混凝土、沥青与沥青混凝土等各种材料。而各种材料的性质、结构、功能又都不一样,材料与材料之间联系不大。有的材料在生活中常见,但学生以前没接触到也不会留意,因此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到大学后第一次接触到该专业性的内容通常会比较茫然。
1.2实训达不到效果
《建筑材料》课程一般有理论教学与实训两部分。在现在教学中,在实训时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大多只是选择几个简单的实训内容让学生进行练习或者演示。这样一是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让学生觉得这类实训课很轻松,给有些自觉性不强的学生有了偷懒的空间。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的“做中学”、“学中做”的要求,也就不符合高职教育改革提出的: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1]。
2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2.1以任务驱动为导向
在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试如施工员、材料员考试的要求来选取。重点介绍现有建设工程中的主要材料,如混凝土、水泥、石灰等。此外,还要根据专业需要来选择内容,如交通土建专业还需要重点讲解沥青及沥青混凝土的相关内容。建筑材料还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新材料不断出现,为了让学生能及时了解材料方面的最新成果、国家的新规范、新标准,需要及时向学生介绍,还要舍去一些已经过时现时很少使用的材料。我院课程内容的选取为:集料的检测与运用、胶凝材料检测与运用、建筑钢材及墙体材料检测与运用、复合材料的.检测与运用、新型混凝土配制、检测与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