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15篇【集合】(第5页)
本文共计5382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提升措施
2.1施工准备阶段
主要内容:①尽力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体制的完善构建,可以使得建筑施工过程的效果得到有效保障,所以无论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还是施工阶段,还是竣工阶段,施工人员都要认真遵守工程建设中的制定的相关技术制度,落实并谨记相关技术法规;②严格审核建筑工程施工的图纸,明确施工意图和保证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关键部分;③明确责任。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跟进和监督。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必须由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数据进行严格复核,并对相关技术做出准确及时的解决方案,并且各个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要亲自参与到其中。
2.2施工中
建筑行业中不仅仅包含建筑这个单一的行业,也涉及了其它多种行业。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负责人应该及时交流相关的文件和资料,并且对于每个项目的特点和技术特点做出详细的'讲解,及时与下层的施工人员交流与进度询问,确保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施工的技术和资料,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避免施工过程中会带来不必要的问题。现在建筑施工技术先进,更加科学人性化,这种理念能在不断竞争中所带来的利润的争夺,但在这巨大的经济效益的背后,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也是很大的挑战与历史转变。
2.3竣工阶段
在竣工阶段,发现并结合施工项目的质量及特性,比较测定结果和所签订合同里规定的工程质量目标是否存在较大的差异,实施运用可行、合理的方法,严格检验工程质量是否达到标准,若测定后质量达到应有的标准,那么此次建筑工程施工就可以顺利竣工。如果测定后质量达不到应达的标准,那么就应该找出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作出相应的补强措施。工程施工质量的评定,在每个不同的工程中也都有着不同的标准,很多工程对于最终质量的检验主要是从度量、比较、判断、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的,度量一般就是检验工程的质量是否达到标准,将此次工程质量目标与其它同种工程质量的目标进行比较,然后进行质量比较,比较之后,即可判断工程质量是否达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工程企业为了稳定、长久、高效益发展,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以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的工程施工活动为出发点,增强技术管理的力度,使建筑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继续发力。
参考文献:
[1]徐洪娟.工程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D].安徽建筑大学,20xx.
[2]马霖.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住宅与房地产,20xx,(28):130.
[3]王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浅析[J].福建质量管理,20xx,(3):13.
[4]吴兴云.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浅谈[J].城市地理,20xx,(8):138.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4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建筑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建筑行业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混凝土材料,所以混凝土材料的合格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从而会给整体建筑物带来质量上的影响。本文针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地;混凝土材料;防治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伴随着房地产等项目的开发,许多工程建设迫在眉睫。但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的把握是确保整体工程质量的关键,许多施工工程都会出现混凝土材料出现裂缝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建筑的质量,所以必须重视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中出现裂缝的现象,如果不能科学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整体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周期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一、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产生裂缝的原因
存在许多施工承包方只重视自身和公司所得到的利润,从而忽视了整个施工中混凝土等材料是否科学合理的进行使用,不能保证整体的工程质量。在一些施工现场出现混凝土等施工材料以次充好的现象,并且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了因为质量或者施工水平不足而产生的墙体开裂。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建筑的规划师在设计图纸时没有将建筑的内部构造做一个详细的描述,比如:建筑外墙的排水道孔和空调排水口,导致施工过程忽视了这些细节内容。让住户在需要使用这些家电时发现没有预留口,再次对墙体进行打孔作业,直接导致了墙体受到第二次破坏,致使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施工人员的水平问题,导致墙体的工程质量不能达到统一的水准,使得部分混凝土墙体硬度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