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建筑学论文 > 正文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锦集(15篇)(第2页)

本文共计4174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2.2 实行互相监督制度

  所谓互相监督机制,主要指的是要保证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互相监督,光依靠管理者的管理监督虽然也可以实现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但是毕竟只是比较片面性的,因为管理不能时时刻刻的关注着员工的一切动态,因此,若想实现针对于员工的施工技术的深层次的管理,可以建立互相监督制度,所谓的互相监督制度,主要指的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管理者可以将施工人员分成各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固定的人数以及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大家要互相监督,针对于存在问题的人员,小组的其他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指导以及纠正,并且,如果一旦出现问题,小组的成员要一起承担,当然,如果做得好,有奖励,小组的人员一定也是同时获得奖励。这样一来,既可以实现员工之间的团结性的提升,还可以实现对于施工技术的有效监控,可谓一举多得。

  2.2.3 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进行施工

  针对于施工阶段来说,图纸就是最好的参照以及说明,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保证所有的施工都是按照图纸上的设计严格执行的,不可以有任何的更改,更不可以随意降低图纸上的设计要求,一旦发现,将给予严重的.惩罚。针对于图纸中的设计不满足于现场的施工现状的现象,相关的施工人员一定要想管理人员及时进行汇报,最后需要相关的管理人员批准,并且相关的设计人员也批准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设计的更改,其余的情况下,要一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对于施工技术的全面管理以及提升。

  2.3 从竣工阶段

  竣工阶段是工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但却往往是很多人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阶段。俗话说“编筐窝篓全在收口”,由此可见,竣工阶段对于整个工程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倘若竣工阶段出现问题,最终的项目一样还是不过关的,之前的努力也都白费了,因此,除了要加强施工准备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的管理以外,对于竣工阶段的施工技术的管理也不容忽视。相关的监管人员在工程竣工以后,应该对已竣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和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以及特性进行认真地测定。倘若与预定的规定标准条件相符合,该建筑便可通过,倘若与认定的标准不符合的,要及时汇报给,要立即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返修以及重做。

  2.4 加强对于施工技术人员的建设以及管理

  目前,之所以很多工程存在施工技术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本身针对于施工技术人员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常常不会聘用专业技术十分强的工作人员,而是选择以次充好,这样一来,便导致施工技术存在不过关的现象,因此,为了实现施工技术的管理以及提升,还应该加强对于施工人员的建设以及管理,首先,企业应该拓宽招聘渠道,寻找更多地更专业的技术性人才,其次,在人才招聘进来以后,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培训,进而让其了解工地目前的一个基本情况,其次,也要通过培训实现他们理论与实践技术的双提升,进而保证施工技术的管理。

  3、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良好的施工技术的管理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以及对于工程自身的质量的重要性,希望在本文相关的建议的帮助下,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技术的管理,进而实现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英.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现代物业(中旬刊),20xx(08):66-67.

  [2]杨进.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江西建材,20xx(21):281,283.

  [3]靳子君,段凯.论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山东工业技术,20xx(20):68,209.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论文2

  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的价值体现

  1.1技术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客观要求

  在当前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发展非常迅猛,虽然建筑行业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但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严峻形势。在该种情况下,建筑企业应当立足实际,在各方面都要加强管控,尤其要做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这是基础,更是客观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效果,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因此应当重视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保证项目质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