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论文【优秀15篇】(第6页)
本文共计4356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1.2国内健康管理概况
我国的医疗实践自古以来就蕴含着积极的健康管理思想。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难经》拓展了治未病的概念:“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所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唐代孙思邈亦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理论。
20xx年第27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随着医学沟通平台的多元化发展,20xx年健康管理作为专有名词引入我国,并成立了首家健康管理公司。20xx年8月,华南地区首家健康管理中心——广军广州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开始营业。20xx年,国家正式公布健康管理师这个职业。截止20xx年底,已有1 000多人获得国家健康管理师证书。到20xx年上半年,全国健康管理机构达到5 744家 [5] 。自20xx年1月,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成功举办3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xx年7月,全国“中医健康管理工程”作为“中医中药中国行”的配套工程正式启动。本次工程通过整合我国高端中医资源,聘请国内中医名家组成专家团队,发掘专家智慧和最新研究成果,借助独具特色的“名医名方”,让百姓真切感受中医就在身边,并开展网络中医培训,建设覆盖全国的中医健康管理网络 [6] 。20xx年3月,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医药文化中国行,‘家庭过期药品回收’进社区——白云山和黄中药‘六位一体’首次为社区提供立体式升级服务”活动正式启动,将“健康管理”理念引入并服务于社区居民。
在近10年的发展中,健康管理已在我国形成一定规模,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科理论、实践技术研究和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专业人才,健康信息系统仍处于区域范围内运作,且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健康管理市场缺乏规划管理等[7]。
2.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
2.1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特色
2.1.1中医健康管理理念特色中医药素来注重养生保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体现了人与疾病的辩证关系和“预防为主”的重要思想。中医在健康管理、保健养生等方面,在重视中药治疗的同时,更加重视防微杜渐,调整“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简单来说,中医健康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1)顺应自然,天人合一;(2)形神合一,心神双修;(3)调和阴阳,以平为期;(4)药食并用,扶正纠偏;(5)动静结合,持之以恒[8]。
2.1.2中医药健康管理实践服务特色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惠及了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健康管理、预防保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一,中医药具有形式多样、无创伤的多种保健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按摩、食疗、药浴体疗、中药精油芳香疗法等;第二,给药途径多样化,口服有煎剂、片剂、丸剂、散剂等,穴位熨帖有膏剂等,孔窍给药有洗剂、冲剂、栓剂等;第三,中医根据“人法于天地”的基本原理,按季节、产地、类别等选用药物,药材源于自然,副作用相对较小。第四,养生文化蕴含于治疗保健服务之中,在服务的同时传播健康生活的理念和知识。第五,疗效得到患者的认可。在历来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药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2.2“治未病”工程的健康管理功能
目前,较多学者结合我国《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关于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定义,将健康管理定义为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9]。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 [10] 。这与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管理理念是一致的。
20xx年,国务院开创性地提出了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的要求,并就建立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做出了重要指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并在全国展开治未病工作,在运行机制、预防保健服务提供、服务技术(产品)和服务支持、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方法、技术方案及流程、评价体系等5个方面制定了工程目标,明确了组织主体和实施载体,对组织管理作了进一步说明,并积极倡导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