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酒店管理专业的论文15篇(第3页)

本文共计391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问题

  2.1酒店及岗位认识误区

  部分学生和家长误以为酒店管理专业即服务员,甚至存在排斥心理,该种情况于专业学习极为不利。高职院校学生常会因外界压力,对专业学习丧失信心,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部分家长受传统思维影响,对该专业抱有偏见,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够配合学校实习,甚至逃避实习或实习过程中专业性不足,缺乏责任心,难以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

  2.2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对学生影响很大。当前,部分高职院校聘请重点院校教师到本校兼职任教。因精力和时间有限,课堂教学质量普遍偏低,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部分教师非专业出身,对酒店一线行业不了解,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和帮助。高职院校教师整体素质较低,专业性不足,不利于学生职业意识培养,也限制了高职院校发展。

  2.3教学模式陈旧

  近年来,仍有部分高职院校秉承传统教学模式,实训设备陈旧。这对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极为不利,难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课程设计,都缺乏创新性,仍采用传统教学思维和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忽略职业意识和兴趣培养,缺乏完整的实验配套设施和实训设备,无法满足该专业学生日常学习需求。学生仅学到了相关理论知识,很难真正参与到酒店管理工作中[2]。

  3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策略

  3.1明确行业意识要求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及教师误以为专业学习主要服务于今后工作岗位,专业学习规划都是依据行业及岗位要求制定的,行业需要什么人才,其就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学生仅能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的说教中,了解一些与酒店管理行业相关的信息,信息渠道缺乏畅通性。依据以往教学经验,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主要为星级酒店管理输送人才。学校可尝试采用新型教学思路,定期邀请星级酒店管理人员或优秀校友到学校开展专业讲座,使高职院校学生了解到作为一名优秀的酒店管理人员所需具备的行业意识及职业素养,以此为基础,为自己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

  3.2 改善师资力量和实训环境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领导及教师应依据专业特性及课程要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合理设计。除却采用先进教学思维及方式之外,应邀请酒店管理行业的专家,对该专业学生予以引导,为他们提供专业上的帮助。同时,安排专业教师到酒店进行挂职锻炼,确保其教学素材都来自于行业本身,走在行业前沿。尝试采用订单式的校企合作办学方法,邀请酒店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材等,真正实现课程创新,并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3]。

  3.3 注重实训教学,构建仿真工作情境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意识培养需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专业授课能够解决的。日常专业学习离不开实践,学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实际操作及演练。教师要依据课程要求,在实训教学环节,实施工作情境模拟,以虚拟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对职业意识具备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并将其贯穿到日常工作及学习中。例如,从事的是酒店大厅接待工作,需注重仪容仪表,以树立良好酒店形象。工作过程中,应全神贯注,时刻关注大厅动静,并具备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真正将服务意识贯穿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

  4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意识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专业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应仅限于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学校和教师应结合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学习要求,了解到职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明确该专业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行业意识要求,改善师资力量和实训环境,重视实训教学,为学生构建仿真工作情境,以该种方式,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

  参考文献:

  [1]卢俊丽.基于酒店行業特点的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J].商,20xx,(9):263-263.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