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4篇(第4页)

本文共计72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2覆盖分析

  3.2.1需求覆盖

  需求覆盖率是指经过测试的需求/功能和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所有需求/功能的比值,通常情况下要达到100%的目标。

  需求/功能(或编号)测试类型是否通过备注

  [Y][P][N][N/A]

  根据测试结果,按编号给出每一测试需求的通过与否结论。P表示部分通过,N/A表示不可测试或者用例不适用。实际上,需求跟踪矩阵列出了一一对应的用例情况以避免遗漏,此表作用为传达需求的测试信息以供检查和审核。

  需求覆盖率计算Y项/需求总数×100%

  3.2.2测试覆盖

  需求/功能(或编号)用例个数执行总数未执行未/漏测分析和原因

  实际上,测试用例已经记载了预期结果数据,测试缺陷上说明了实测结果数据和与预期结果数据的偏差;因此没有必要对每个编号在此包含更详细的说明的缺陷记录与偏差,列表的目的仅在于更好的查看测试结果。

  测试覆盖率计算执行数/用例总数×100%

  3.2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缺陷统计主要涉及到被测系统的质量,因此,这部分成为开发人员、质量人员重点关注的部分。

  3.3.1缺陷汇总

  被测系统系统测试回归测试总计

  合计

  按严重程度

  严重一般微小

  按缺陷类型

  用户界面一致性功能算法接口文档用户界面其他

  按功能分布

  功能一功能二功能三功能四功能五功能六功能七

  最好给出缺陷的饼状图和柱状图以便直观查看。俗话说一图胜千言,图标能够使阅读者迅速获得信息,尤其是各层面管理人员没有时间去逐项阅读文章。

  3.3.2缺陷分析

  本部分对上述缺陷和其他收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缺陷综合分析

  缺陷发现效率=缺陷总数/执行测试用时

  可到具体人员得出平均指标

  用例质量=缺陷总数/测试用例总数×100%

  缺陷密度=缺陷总数/功能点总数

  缺陷密度可以得出系统各功能或各需求的缺陷分布情况,开发人员可以在此分析基础上得出那部分功能/需求缺陷最多,从而在今后开发注意避免并注意在实施时予与关注,测试经验表明,测试缺陷越多的部分,其隐藏的缺陷也越多。

  测试曲线图

  描绘被测系统每工作日/周缺陷数情况,得出缺陷走势和趋向

  重要缺陷摘要

  缺陷编号简要描述分析结果备注

  3.3.3残留缺陷与未解决问题

  残留缺陷

  编号:BUG号

  缺陷概要:该缺陷描述的事实

  原因分析:如何引起缺陷,缺陷的后果,描述造成软件局限性和其他限制性的原因

  预防和改进措施:弥补手段和长期策略

  未解决问题

  功能/测试类型:

  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差

  缺陷:具体描述

  评价: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也就是这些问题如果发出去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4.测试结论与建议

  报告到了这个部分就是一个总结了,对上述过程、缺陷分析之后该下个结论,此部分为项目经理、部门经理以及高层经理关注,请清晰扼要的下定论。

  4.1测试结论

  1、测试执行是否充分(可以增加对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功能性描述)

  2、对测试风险的控制措施和成效

  3、测试目标是否完成

  4、测试是否通过

  5、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项目目标

  4.2建议

  1、对系统存在问题的说明,描述测试所揭露的软件缺陷和不足,以及可能给软件实施和运行带来的影响

  2、可能存在的潜在缺陷和后续工作

  3、对缺陷修改和产品设计的建议

  4、对过程改进方面的建议

  软件测试实验报告 4

  1.引言

  编写目的

  说明这份测试分析报告的具体编写目的,指出预期的阅读范围。

  说明:

  a.被测试软件系统的名称;

  b.该软件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安装此软件的计算中心,指出测试环境与实际运行环境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