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本文共计37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科技论文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1]。按规定,在各类型出版物中,凡是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处予以标明,并在文末(或书末)列出参考文献表[2]。可见,参考文献著录是学术论文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了解参考文献的重要作用,掌握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对提高科技论文水平和期刊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著录参考文献的重要性
撰写科技论文,一定要主要注意参阅有关方面的文献,以使你的研究和撰稿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同时,要注意在文后著录参考文献。这一点十分重要,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5]:
1.1 反映论文科技信息的广泛性和深度 科学技术研究工作都有继承性,现在的研究都是在过去的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的继续和发展。因此,在论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阐述,通过著录参考文献就能明白交待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论文审阅者、编者和读者评估论文的价值与水平提供了客观依据。
1.2 便于与前人成果或观点加以区分 论文所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等,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更是对个人成果的认可和保护。
1.3 便于快速检索、调查 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采用追溯法即可方便地查阅到与此研究方向相关的一系列文献资料,在短时内就可实现对该信息的检索、调查,从而形成参考文献网络化。
1.4 能够节省文章篇幅 论文中需要表达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需标注参考文献顺序编码,而将相应的参考文献著录于文后即可。这样不仅精炼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增加了论文的信息量,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
1.5 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论文详尽、科学、合理地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信息人员收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
2、引用参考文献应掌握的原则
科技论文引用和著录参考文献,应坚持公开性、必要性、真实性和规范化的原则[6-8],在撰稿中要正确掌握和遵守这些原则,使著录的文献既充分、合理,又贴切、妥当,做到恰恰如其分。
2.1 公开性原则 一般应选用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2.2 必要性或合理性原则 应选择对自己研究最有影响的文献,即主要的文献或最必要的文献。无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者某些陈旧史料,避免事无巨细的有文必录。
2.3 新颖性与真实性原则 在选择参考文献时,应以能反映新观点、新经验、新方法、新技术的文献为主,取新舍旧,确保作品的新颖性。引用观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只有资料翔实,才能保证作品的质量与学术水平。
2.4 规范化原则 文后参考文献应按照GB /T 7714-2019《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论文作者和期刊编者都应熟练掌握,严格执行。参考文献按标准著录,便于大型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对文献数据进行交换、处理、检索、评价和利用,从而利于文献管理和学术交流。
3、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方法
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都采用顺序编码制。顺序编码制是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需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 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方括号外著录引文页码。
3.1 著录参考文献的几个注意点
1) 文献表著录使用的符号。参考文献著录中使用的标志符号“.”、“:”、“,”、“;”、“∥”、“( )”、“[ ]”、“/”或“-”。这些符号是文献著录的特有符号,不同于一般的标点符号,在使用时要加以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