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致谢
本文共计268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硕士学位论文致谢
XX年9月26日,我和同学姜帆来到泉城济南参加第七届教育技术学国际论坛,开始一段短暂的学习之旅。我们成功“潜入”会场,过着一天享受“八场学术盛宴”的美好生活。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在会场上记住的陈琳教授、惠颖师姐、许易师兄会成为我今后的老师和学长,谢谢你们精彩的报告。
XX年4月8日,第一次在“新思源”读到:
回首昨天,应该是问心无愧的;
面对今天,应该是倍加珍惜的;
展望明天,应该是信心百倍的。
同日,给陈琳老师发了一封复试询问信。
XX年4月23日,怀揣对教育技术学的眷恋来到徐州,参加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研究生复试。
XX年8月16日,再次来到徐州,4天的会议志愿者服务和学习,我觉得“这是我重要的决定”!
XX年9月16日,成为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XX级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班一员,40位兄弟姐妹我们是一家。
XX年11月17日,成为yang-community的一员。
XX年6月9日,在云龙报告厅听取余老师有关“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变迁”的学术报告。
XX年7月26日,乘坐k106离开徐州,27日清晨到达首都北京。
XX年8月3日,再次见到余老师,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一员,进入泛在学习小组,成为一名lcer。
XX年11月27日,毕业论文开题。
XX年5月29日,杭州,浙江大学,参加gccce会议。
XX年7月底,宁夏,参加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第八届全国研讨会。
……
还有很多值得细数的日子,感谢一直以来关心我的老师、同学、朋友和家人!
首先要感谢我在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期间的导师余胜泉教授,您的深谋远虑、博大胸襟和浪漫主义诗人情怀,深深影响和激励着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位实验室成员;感谢您为我们提供来到实验室学习的机会;感谢您对我学习和工作的关心和指导;感谢您的直率和坦诚,指出我存在的缺点;感谢您对我们的精神支持和经济帮助;感谢您为我们提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机会;感谢您在我找工作和升学过程中的指点;感谢您的宽容。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道路上,谨记老师的教诲,成为配得上老师的学生!
感谢我的导师杨成教授,能成为您的学生我一直倍感幸运与自豪。杨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魅力一直激励着我前进!感谢杨老师对学生慈父般的关爱与督促;感谢杨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感谢杨老师为我们创造各种实践学习的机会;感谢“信传楼403室家的温暖”!我们不会只是成为老师的“孩子”,还要成为老师的骄傲!
感谢我们信息传播学院院长陈琳教授,能够遇到真心为学院负责、为学生负责的院长是我们最大的幸运,感谢老师对我们严格的要求,感谢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感谢您为我们争取来京学习的机会,感谢您每次来京时都要挤出时间与我们几个学生交流,感谢您奔波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为教育技术学事业做出的无私贡献!陈老师坚持不懈的精神时时激励我们,也时时警示我们自己的努力仍然不够,自己的视野还不够开阔!我们会在您的指引下继续朝自己的目标前进!
感谢教育技术学术泰斗、精神领袖何克抗教授,是您让我们懂得什么叫“顶天立地”。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吴娟老师、马宁老师、陈玲老师、蔡苏老师、庄秀丽老师,谢谢各位老师对我在实验室学习过程中关怀和帮助;感谢李燕艳老师、傅骞老师在论文开题时给予的意见,同时感谢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的教诲!
感谢信息传播学院王太昌教授,每一次与您的畅谈都让我信心百倍。您豁达的人生观会深深影响着每一位信传人!谢谢您爷爷般的关怀和鼓励!祝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感谢信息传播学院的马德俊教授、刘行芳教授、于素云教授、徐明教授、汪颖博士、王帆博士、李子运老师、朱守业老师、黄如民老师,感谢各位老师辛勤的指导和无私的鼓励!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每一位同学,感谢两年来的相伴!感谢北京师范大学XX级教育技术学硕士班的同学们,和你们在一起学习的六门课,我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