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开题报告 > 正文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范文(通用10篇)(第7页)

本文共计1436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总结与完善阶段(11-12个月):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调整和完善教学策略,撰写最终研究报告,准备结题报告。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7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名著阅读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增强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的人物性格塑造、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深邃的思想内涵,为初中生提供了极富价值的研究素材。

  本课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研读《红楼梦》,通过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剖析及人物间社会关系的梳理,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从而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研究目标

  1、系统梳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语言、行为、心理描写等手法进行人物塑造。

  2、探究《红楼梦》中主要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分析这些关系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家族伦理、阶级矛盾等现象。

  3、通过对人物性格和社会关系的研究,揭示《红楼梦》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社会批判及文化价值观。

  三、研究内容

  1、人物性格研究:

  选取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从其出身背景、言行举止、内心世界等方面深入剖析其性格特征,探讨作者如何运用对比、象征、暗示等手法进行人物塑造。

  2、社会关系研究:

  以荣宁两府为核心,绘制主要人物关系图谱,分析亲缘关系、主仆关系、婚姻关系等多元社会关系的特点及变迁,揭示其中的权力结构、道德伦理、性别观念等社会现象。

  3、人物性格与社会关系互动研究:

  探讨特定人物性格如何影响其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行为选择,以及社会关系如何反作用于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进一步理解《红楼梦》复杂而生动的人物群像及其背后的深层社会意义。

  四、研究方法

  1、文本细读法:

  深入研读《红楼梦》原著,对相关章节进行反复阅读与分析,细致把握人物性格刻画与社会关系描绘的细节。

  2、归纳整理法:

  对人物性格特点和社会关系模式进行分类归纳,提炼关键信息,构建人物性格谱系与社会关系网络。

  3、对比分析法:

  比较不同人物性格的异同,以及同一人物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表现,揭示人物性格与社会关系的动态互动关系。

  4、文化批评法:

  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对《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和社会关系进行深度解读,挖掘其背后的社会批判意义和文化价值。

  五、预期成果

  1、完成《红楼梦》主要人物性格分析报告,包括人物性格特点、塑造手法等内容。

  2、制作《红楼梦》主要人物关系图谱,直观展示人物间的社会关系网络。

  3、撰写《红楼梦》人物性格与社会关系研究论文,阐述研究成果,提出个人观点与见解。

  4、通过PPT或海报等形式,面向班级或学校进行研究成果汇报与分享。

  六、研究进度安排

  1、第一阶段(1-2周):

  研读原著,初步选定研究对象,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2、第二阶段(3-6周):

  进行文本细读,整理人物性格特点和社会关系数据,绘制人物关系图谱。

  3、第三阶段(7-9周):

  深入分析人物性格与社会关系的互动关系,撰写研究报告初稿。

  4、第四阶段(10-12周):

  修改完善研究报告,准备研究成果展示材料,进行汇报分享。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8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初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日益提升,其中,名著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人文素养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丰富的人物塑造、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深刻的人生哲理,为初中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本课题旨在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性格与命运关系的深度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提高阅读鉴赏力,并培养其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阅读全文